死亡面前没有对错,只有选择——纪录片《贴着你心跳》观后感
写在前面:看的时候在厦门旅游,憋了一周,查了好多文献资料,又修修改改了一周,感觉再不弄完就要坑了。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去了解了很多器官捐献的消息,以前都是随便听一耳朵。不过我看完之后,依然还是很迷茫的,对于这件事。
先放一张居老师无痘开屏图吧哈哈。
死亡面前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青岛市第一例捐献者是一个女孩,只有22岁,她的名字我们至今记得,叫喻杨。”(市红十字会)
“我们见证了喻杨父母作出决定时,那种矛盾又痛苦的心情,一边是盼望孩子出现奇迹能醒过来,一边是救治无望必须马上作出决定。”张少芹说,家属和医生都希望能将病人救活,却也必须面对生命的离去这一残酷事实。”[1]
我不能说我完全能理解捐献者、捐献者亲人以及受捐者家属的心情,我相信任何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都无法完全理解。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它带给我了不小的冲击。我不会评价电影,但我想尽可能地将这一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和感受记录下来。
“生和死”是电影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同样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影片开头是谢羽航在奔跑,挥洒的汗水,女生的喝彩,阳光下的运动场,满屏幕的青春和活力。接着是舞台正中的翩然起舞的少女和台下与有荣焉的父母,就像每一个正当年华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生活的主角,是世界的主角,自信骄傲,对未来充满憧憬。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我们以为的平淡乏味的生活对面应该是个性张扬恣意潇洒,却没想到撕开了习以为常的表面后露出的是苍白无力。医院白色的空旷沾染不上任何的色彩,在死神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从谢羽航躺在病床上开始,我就觉得十分的荒诞。不论是脑干受伤和高位截瘫似乎没有关系,还是马上要昏迷醒不过来了还要和女朋友上演吵架再和好再吵架再和好的戏码,又或者是不那么专业的病房和仪器,还有一大群突然冲进病房的亲戚和不停吐血的谢羽航。朱一龙先生真是见过的吐血吐得最多的演员了。整个过程让人有种不真实感,滑稽感和不严肃的感觉,在我们的印象里,ICU应该是干净整洁堆满了仪器,家属和病人隔着一大块玻璃,闲杂人等轻易是进不去的。应该是这样。
接着我突然想起前年去西藏,过敏半夜差点晕过去,白天坚持旅游晚上医院游。在日喀则的晚上,去了市里最大的医院。医院的走廊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重庆的医院,诊室和办公室用一床厚厚的军绿色棉帘隔着。听到声音出来的医生简单问了我几句,然后看着我拿出的前天在西藏军区医院开的过敏药说,可以,就吃这个,我们这边还没这个药呢。接着就让我们走了。那个时候也有一种不真实的荒诞感,我想电影给我那种不真实的感觉不一定是因为它真的不真实,只是我足够幸运,我对ICU的感知都是从电视媒体上来的。
我其实都不确定谢羽航是不是在ICU,不过我去查了资料,而我查资料一开始是为了多了解一下脑干死亡,了解一下器官捐献,最根本是源自经由这部电影而引起的我心中最深层的不信任感。对于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感,也是我国器官捐献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困境之一。
“脑死亡不同于植物人。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是正常的, 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 因此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少数病人还有可能一朝苏醒。”
“一个已经脑死亡的患者, 在凭借机器和药物的情况下, 发展到心死亡, 平均约有 7 天时间。其间,医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无效的“抢救”工作, 而一个脑死亡者, 每天要花数千元钱以维持呼吸心跳。”[2]
看这部电影的应该大部分不是学医的吧?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从医生告诉病情时就心存怀疑的,当器官捐献的剧情出现时这股怀疑到达了最高。当时我半夜在宾馆看得心绞痛哭得无声无息,不甘心不相信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要放弃治疗,什么阴谋论都冒出来了。后来冷静下来,一直到写这篇观后感,去查了些资料文献,才打消了疑惑。电影里谢羽航是真的救不活了,后面医生抢救也不过是维护心跳,保证供体器官的状态。
“保证供体器官的状态。”这一句话,哪怕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觉得特别的,残忍。不要说这是客观事实,也不要一味强调这能救多少人,是生命另一种延续方式。如果我们稍微去了解下国内如今器官捐献面临的最大困境,我们就能发现,最大的阻碍不是捐献者,而是捐献者家属。传统文化观念“入土为安”如电影中的亲戚,还有一个最直接的,被电影理想化的阻碍——情感上的不接受。
“死亡供体包括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 DCD) 供体和脑死亡器官捐献 ( DBD) 供体。”[3]
一般国际上普遍采用DBD,即脑死亡,我国现阶段多采取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4]以“肾移植”来说,最好的是DBD供体,比如谢羽航这种,身体还健康,还是RH阴性大熊猫血型。DCD的肾源会有一些问题,具体这里不多说。
我的意思是,换我选,如果我是捐献者的家属,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定义死亡,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说服我的时候,我也会一直坚持直到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我们谁都没有资格去评判死者家属的选择,因为痛失挚爱的不是你。我个人而言,是不太接受电影里家属的态度的,更无法接受人还没死就跟我说器官捐献,更不要提谢羽航女朋友说找到捐献人时器官办的领导第一句话竟然是“还以为我们一年都开不了张。”谢羽航他妈妈和他女朋友脾气都太好了,换我我能当场撕了他们。你们把人命当什么了?你们把捐献者当什么了?这世上百分之九十的矛盾,都不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而是因为表达的方式。可是人们往往最不积的便是口德,还理所当然要别人去理解包容他们,何其可笑。
“Simpkin等通过系统评价总结提出改善家属对器官捐献态度的措施: 提供器官捐献过程和好处的足够信息; 对潜在器官捐献供体提供高质量的照顾;正确理解脑死亡; 通知死亡的时间和请求器官捐献分开; 请求时注意隐私保护; 由有经验的人和经过训练的人进行请求。家属的态度及意愿是器官捐献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5]
“器官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但过分强调“无偿”不利于器官捐献工作的广泛开展”[6]
随便点开关于“我国器官捐献困境及对策”的文献里,都能找到类似的,语重心长的建议,只是往心里去的人寥寥无几。
我们以无私奉献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我们以生命的延续作为器官捐献的意义,我们以救赎他人的性命作为价值的体现,却忘记了在死亡这件事面前,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谢羽航的母亲选择尊重儿子的意愿,以自己不甚丰厚的储蓄来苦苦支撑只为了寻求到合适的受捐人,在看到电视里一个芳华正茂的少女急需肾源时急切又期待地拨通了医生的电话,然后被拒绝了。也许我们希望每一位病人的家属都可以像谢羽航的母亲那样无私,识大体,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像那位女生一样幸运。如果是那位女生的家属,恐怕还会记恨医生。
可是我却觉得这部剧里,医生是最可信也是我们最希望的。当你手握手术刀,当你有机会去决定一个人生死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根线紧紧把你拉住,让你不至于走错路。你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可怜的姑娘,你想去救她,可是在电视机背后,还有无数可怜的等着肾源的患者,医生不是神,没有权利去决定救谁,不救谁。
我欣赏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也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希望和期盼,我相信会越来越好,但是我永远的,也会记得一句话,我向来不惮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
死亡率对于旁观的人来说,有很多种答案,他们希望越小越好,可是当你的亲人、爱人和朋友遇到时,你才发现,对你来说,你只希望死亡率是0,别无其他答案。希望我们爱的人,身心健康,无病无灾,平凡安乐。
参考资料:
1.青岛器官捐献数全省第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12c136e0102vp5n.html
2.脑死亡器官捐献移植过程中的问题. 王光策,王锁刚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5 卷 第 18 期 2011–04–30 出版
3.杨春华,陈雪霞等. 器官捐献与供体维护,新医学,2013.06,44(6)
4.余浩杰 胡文魁,我国器官捐献的困境及对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12.10,医学与社会,25(10)
5.付成琴,权明桃等, 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6,29
6.尹志科,严谨.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困境及对策[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2,33(1A)
还有一些没有直接引用的就不写了,格式可能不是很规范...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