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

昆曲《夫的人》观后感

发表于2015-12-05 11:07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昆曲《夫的人》观后感

先声明我没去看上昆的小剧场《夫的人》,我是搜了评论看了几篇通稿坐不住了,这才来这么一篇。很惭愧,之于这部戏,上昆的前进速度真快,我没能跟上节奏,我肚子里捣鼓的这些知识,在我看来还不能够评论这样一部戏。我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不谙笛律,不知程式,早些年积攒了些诗词底子,这几天随着九宫大成的深入,又对昆曲曲牌有了新的认识,故而,这篇文,不是对《夫的人》的评论,而是一篇学生的提问,一篇对评论的评论。
我不逢戏必看,也不瞻名团马首,戏像书一样,运气好,一部好戏能一夜学富五车,运气不好,一晚上受气不说,还枉费了闲碎银子,书要是不好,还能垫个桌腿,戏要是不好,可就只能骂娘了。可怎么才算好戏,怎么才能受教呢?自然初级阶段都要做功课,知道演的什么?点在哪儿?梗在哪儿?凡人看戏都有个期待,期待解决了,高兴;期待没遇到,失落,于是这是最基础的好坏。不过每个人看戏都有不同的期待,拿《夫的人》来说,卖点有很多,实验的新是个卖点,三朵“梅花”一枝花也是个卖点,再加上业内各山长老的联手打造,我的耳朵边上没少听到对此剧的赞美词。可是,我依旧到了抢票的时候手软,我真的没准备好接受这样一部戏,更没准备好来回味她,来评论她。
昆曲和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交响芭蕾不同,交响和芭蕾规范是显性的,标准是硬档子,力度、速度、高度明白无误,尤其是芭蕾,不论现代还是古典,看没看过术语规范,知不知道博尚、切凯蒂、瓦冈诺娃三家体系,写出来剧评就完全不同。昆曲不一样,经典的折子戏写几句出不了什么大问题,词看了几百年,唱了听了几十年,舞自然也是一辈辈传下来的,剧评的方向,论述下剧情,感叹下年轻演员和老演员在神韵上的差距,或者点赞一下特技动作、舞美什么,连服装都不用多说,因为我们就没见过穿旗袍的杜丽娘(不用心思活络,没水袖穿旗袍上台演昆曲的,那是杜月笙的姨娘)。
新戏我绝不敢妄评,为何?我不知尺在何处。昆曲的尺,是隐性的,从来就没有一条用数字写下来的标准,它不像芭蕾空中动作,圈数、腾空高度、落地脚位,一清二楚,不行就是不行。昆曲没有这个,词是活的,腔是活的,舞也是活的,说《夫的人》翻云手没有《牡丹亭》里杜丽娘那个翻的快或慢,翻的多或少,或者腰谁扭得好看,这一看就知道是扯淡,所以要怎么来评昆曲,这个问题,必须认认真真地看书,然后安安静静地仔细琢磨。
我搜了一下《夫的人》的评论,通稿的过一遍,民众的精读。发现一个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的情况——满屏皆是现场照,三言两语不成套。再定睛一瞧,这些人旁边怎么还共同关注多少多少的,合着全是圈里的啊?赶紧再看,果然,一张观众席照一扫,上昆组团自己人包一片,各山长老包一片,各曲社美眉粉丝团包一片,接下来就剩几位白发苍苍的忠实观众了。然后,比较让我坐不住的事儿自然也发生了,这是现在演出市场的普遍现象,演过之后,一片点赞,然后game over,这小学生还写观后感交周记呢,怎么尽是一样的剧照在那儿到此一游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认真想了下,昆曲情况特殊,圈内痴,圈外晕,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评论,的确不容易找到入手之处。
说真的,新戏是最怕万马齐喑的,就如前些日子的宋词唱词会,观众圈子里还议论么?还惦记着么?剧团很怕没人搭理,演过就演过了,最多团史陈列室里多张剧照,多几个奖牌,那戏的生命力如何?戏的生命力是建立在广大观众身上的,观众爱理不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而观众则更应当马上立即迅速地从看戏不说话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如果人民群众不说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很清楚就会走向唯票房是问的金钱循环,这么多烂片怎么出来的,离不开观众们的口口相传和好奇心驱使,结果制片方逐利加上误读市场反馈,成就了一个扭曲的审美观。好在,戏毕竟和电影还有些隔墙,昆曲更是因为独有的坚持成为一片攻破的净土,不过,当昆曲在探寻适应时代新路的时候,作为这个时代的观众,我们必须要说出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不然,今后折子戏越传越少,新戏难产,最终无戏可看。
《夫的人》这部戏,典型的实验戏,先锋戏,我很想通过大家首演场的评论看到一个除了好奇之外的观剧理由,可惜没有,于是,我想,我还是给诸位出材料命题作文吧。
一. 请说出《夫的人》的跨界临界点在哪儿?我们都知道这是跨界,但它跨了哪两界?音乐和美术?东方古老戏曲和西方莎士比亚名著?恐怕不止这些。通稿上写,传统的曲牌,写了莎翁的故事,可这也不是《麦克白》原来的情节啊?这是用夫人做主角,展现爱恨情仇的“问情是何物”呀。此外,一人三角,这新鲜。No,no,这本就是传统,折子戏里多了去了,娃娃生长到小生,一会儿穷生一会儿大官生的,旦还有一个戏里闺门刀马切换的呢,本来昆曲就生旦净丑四行俱全,这才是正规军,小生小旦小丑,从来不舞刀弄枪的,那是穷酸文人给玩坏了的,一人三角可不是全新尝试,这是真正继承了先辈的遗志,玩了一把与时俱进。所以,《夫的人》跨界?桥的一头在哪儿?另一头在哪儿?这河又是什么河?这些问题想一想,没准昆曲会有“下楼”的那天。
二. 《夫的人》,点在哪儿?梗在哪儿?看戏都要有个盼头,交响乐等着和声紧张完之后铜管来个万马奔腾,或者小提琴独奏玩一把柔情似水;芭蕾不用讲,前面睡觉,到大双了喊我。戏是有节点的,节点承接得如何?转接得如何?包袱抖得准不准,高潮爆发得强烈不强烈,这都是剧评的切入点啊。上昆的小同志跟我这个没大她几岁的小学生说:尽看他们排练洗手了。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点,没准也是个梗,更没准以后能成曲界的一个“掌故”,可惜我不谙表演,不然保不齐写一篇《夫人洗手,洗去的是什么?》。从剧照上我看到一些点和梗,但我依然不能确定,而冒然去到剧场看戏,我则担心周围气氛的影响,无法理性地看待这样一部新作。新作是很容易让人狂的,谁家养了大胖小子美少女小公主不高兴的?除非不是亲生的,可后来又有多少坑爹坑干爹的呢?戏也一样,越是新戏,普通观众第一次进剧场热烈一把好得很,资深戏迷和业内必须冷静,而且更应谨言慎行,一言以兴,一言以败也。故而我想知道,我也想请诸位观剧者一起思考,这部新戏,点在哪儿?梗在哪儿?
哦,有的朋友说了,我觉得哪儿都好,洗手是一个梗,那些像门一样的椅子还是啥的也是个梗,再有那仨男生看得我觉着老捏不起来是一个人。好!前面哪儿都好那句忽略,后面的点一百个赞。洗手的昆曲表现手法、剖露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手法、一角三面三行当三演员的尝试,这就是《夫的人》该向观众群求回应的问题,上昆显然在这些方面下了大力气,而我们,应当明确地告诉我们敬爱的演员和主创团队们。
三. 我们漏了什么?忘了什么没有?其实我最近最为纠结的,也是最想知道的便是关于词的问题。古籍中不止一本明确地记载,词是昆曲的根本,先有词,后再有曲,再有舞。哪怕按律填词,出来曲牌连套,也是通过选曲选牌选套来最大限度表达词意,对于新戏,昆曲之所以美的“根本”不能丢掉,随便写个现代诗谱个曲那是音乐剧,昆曲,是有严格规范曲牌的。所以,我很想知道,大家听到的词如何?曲又有哪处最动人?而念白做工,又有哪处最见功力,这些是昆曲的骨头,大家看到的,可还是她本尊?
词的问题,多少新编戏都绕不过,创作时难产过,演出后被吐槽过,有的怪这世道少诗人,因为诗人都去烙饼了,有的怪编剧用典太多堆砌辞藻,因为烙饼的实在没李后主和白居易那能耐。总之,词作为昆曲的骨,也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争论从来不停,终于有一段时间太平了,再没人提起这词儿,它的风头被舞美道具盖过,被表演程式压过,甚至被演员的个人魅力一扫而空,我有时候想想文人们为啥要玩坏昆曲,恐怕和这个也不无道理——好不容易写出来,你们一点儿都不尊重,得,我自个儿乐去。于是,昆曲沦为案头清供,从此再不进百姓家门。
我想诸位都知道昆曲界中有句话是怎么写彼时盛况的,叫“家家这什么,户户那什么”。至今你们挂在嘴边的,不也是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么?故而,我想知道,这一部戏,哪一句词,或者念白,给作为观众的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句,是你看到的词之眼,剧之魂,戏之灵。
写了这么多,我想诸位或许该有个作文的方向了吧?我不曾去看,只是围观了诸位的剧照和言语,笔在大家的手里,我们得说出来自己希望看到的和感觉到不舒服不明白的,这样,今后才能不断有好戏看。
《夫的人》顺利谢幕,或许是昆曲复兴的春风先报,但要是大家看过后一片附和,那又怎知春在何处呢?不妨想一想,不妨找一找,夫人一身红妆,是寒梅还是红杏,还需观众们大家论。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观后感
  • 下一篇:意大利喜剧《女店主》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