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这其实是一篇电影观后感,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看完后不禁对这位诗词大师充满了尊敬与心疼,没有谁无缘无故的优秀,也没有一帆风顺的大师,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颠沛、磨难、岁月与家国情怀,像沙子磨砺珍珠,造就一代诗词大师。
有幸在读书期间,去主楼大礼堂听过叶先生讲课。彼时叶先生已经德高望重,用她轻柔平和的声音讲着古诗之美,诗词之吟诵,也是因为以叶先生为首的汉语言文化研究院,大学语文成了南开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想来那时文学的熏陶和文字审美的培养,让我即使已离校6年,经历东南西北,挫折困顿,甚至是经济窘迫时,都怀有一丝书生意气,一点对美的期望。
电影讲了叶先生的生平,生于战乱时代的书香世家,德从祖父,文从姨母,经历过北平沦陷时期的困顿,遭遇了青年丧母的悲痛。世事无常,不知道哪次道别就是永别。叶先生少女时不善言辞,诗词成了她的表达,也是一种幸运。
大学时代师从顾随,从改诗到改字到和诗,叶先生一直是顾随的得意弟子。老师做为一个职业,固然是很值得尊敬,然而同电影中所讲,做为神被奉上神坛,高贵却冷静,作为人成为朋友,发发小脾气,却是自在又生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亦或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亦如此,学业或业务上,我尊敬你,但除此之外,我希望我可以做到像朋友一样,让彼此自在舒适。
青年时期的叶先生可谓颠沛流离,因为先生的缘故,离开故乡,定居台湾。又在长女临产之时,丈夫锒铛入狱。想必当时的苦难愈发磨练她的心智,才成就了后来的平静、淡泊与豁达。就像她的一位朋友所讲,之前新诗与旧诗是互相看不惯彼此的,每逢诗人节,也就是端午节,他们纪念他们的屈原,我们纪念我们的屈原,然而叶先生的心胸和作品,才让这两派诗人观念逐步融合,关系逐渐和解。随着叶先生阅历和修养的逐步加深,从最初表达自己的李商隐式,到中期的淡泊清明的陶渊明式,再到后来心怀天下的杜甫式,叶先生始终在进步,每一步都是新的高度。
中加建交的第一天,叶先生就开始写归国信,想必早已对故土思念至极,旅途颠簸,故土虽在,家园却在大革命中变了模样。想必这是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共同的感情,年初中美交恶,传言称微信也可能被封,回美过年的导师发来他的随笔,因为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发出来,每篇随笔我都细读了,全是淡淡的哀伤,同叶先生一样,看到孤岛会感怀,看到夕阳与东方也会感怀。那具体到每一位在异乡漂泊的我们现代人也是一样,时不时的感怀故乡,没落的乡村与低线城市是回不去的家乡,承载了梦想却承不住房车的一线城市希望将来都会成为难堪的过往。也希望现在的每一分努力和认真,都会像叶先生在加拿大的每一次讲学一样,厚厚积累,日后薄薄发散,能影响后人,能承载德望。
也许是一生坎坷,叶先生对苦难也是强于心,微于形。中年丧女,心中悲恸,对外也只是眼圈微红;对自己丈夫再不满,也只是抱怨句:***这个人啊;父亲生病离世,也是淡淡一句带过,平静的将父亲最终带回祖国;寻叶赫那拉故土,即便叶赫古城踪迹全无,被田地覆盖,也只是平静的吟出彼黍离离。才女大概都这样吧,内心细腻敏感,却又通达坚强。
记录片不同于商业电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性,这部电影或许有些平静,小孩子甚至会觉得沉闷,但这种缓慢、平静中叙述的不平凡人生,正是古诗词的调调,也正好是叶先生的人生缩影。古诗词毋庸置疑是美的,即便是5G的高速信息时代,消遣方式越来越丰富,沉淀下来的古诗词,也有其全然不可替代性,愿叶先生的努力,能影响世人对古诗词的关注。即便现在影响有限,像影片中所说,我留下了书籍,录音及影像,即便当下影响有限,将来一定时机下,也会产生影响。
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