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内蒙古骑兵》观后感

发表于2020-11-01 07:5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纪录片《内蒙古骑兵》观后感——内蒙古大学高明霞教授


序言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乌兰夫同志评价:“内蒙古骑兵部队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下了一章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发挥骑兵特长、屡建战功的历史。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从2013年开始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内蒙古骑兵老战士的口述历史资料。2015年开始筹备拍摄《内蒙古骑兵》纪录片。

为了准确还原内蒙古骑兵战士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场景,摄制组深入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实地走访了大量骑兵老战士,并组织拍摄了大量情景再现的画面,拍摄中使用了抗日战争中从日军缴获的38式骑枪,至今已有70多年枪龄。

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试写大纲、数易其稿,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拍摄人物访谈;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勘景,联系枪支、服装、制作道具、继续修改大纲。到2017年时开始后期制作、内部试映、修改,通过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查,报国家广电总局;再到2018年3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审片、修改,反反复复,最终在2020年5月19日,拿到《准播证》,一路走来万分艰辛,成果实属不易。

该纪录片由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出品,分为《寻路》《艰守》《反击》《决战》和《使命》五集,每集46分钟,共计230分钟。本片牢牢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民族解放历史主线,反映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该片深入拍摄地,就地雇用当地牧民演员,实地反映当时内蒙古骑兵艰苦奋斗实况。

10月20日,《内蒙古骑兵》纪录片观后感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原政协主席、党组书记任亚平,全国政协原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夏日,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文精,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会长、开国将军孔飞之女、《内蒙古骑兵》纪录片总策划及出品人阿木兰,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秘书长赵如意,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大学、锡林郭勒盟党校等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内蒙古骑兵研究会、骑兵儿女与亲友共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并就纪录片《内蒙古骑兵》观后感作了发言。

近期,“鄉音驿站”将陆续发布部分观众对纪录片《内蒙古骑兵》的观后感文章,今日刊发的是内蒙古大学高明霞教授观看纪录片《内蒙古骑兵》后撰写的观后感。


——云露



文/高明霞



近两年时间,一直听萨仁托娅念叨说阿木兰老师带领一个团队拍摄纪录片《内蒙古骑兵》,特别期待。我也是骑兵的后代,我的许多长辈、包括同学的父母亲只要有过部队生活经历的都与内蒙古骑兵有着不解之缘。

      我流着眼泪看完《内蒙古骑兵》,被影片深深感动。这份感动首先来自影片内容,也来自于整个团队渗透在影片中的那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影片的拍摄体现了骑兵精神:锲而不舍、一往无前、无私无畏、不达目的不罢休。父辈已远去,出现在片中的有些人留下了他们声音和面容,但没有看到片子最后的呈现。最为骑兵的子弟们,都已年届六、七十,如果不做这件事,内蒙古骑兵的辉煌历史就会断片,甚至翻篇,或者只能以碎片的方式悄悄地躺在文字堆里。特别感谢和敬佩阿木兰老师和她的团队,呕心沥血地克服了不知道多少困难,用影像手段精心地复现了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展现了父辈们身影,展现了内蒙古骑兵部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纪录片是活态的历史资料,它可以永久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内蒙古骑兵》的意义和价值会得到更充分的显现。

      《内蒙古骑兵》高度的真实性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很好的契合。影片通过人物口述、文字音像资料、实地拍摄等纪实方式,翔实地呈现了内蒙古骑兵部队的历史,发掘出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整个影片的基调客观冷静,没有过分的言辞、音效、音乐渲染,没有刻意的煽情,镜像话语很朴实,画外音的“讲述人”声音好,情感内敛深沉,符合影片恢宏却不事张扬、深情但十分把控的风格。影片的真实性,不仅在于大量资料和口述的呈现,更为重要的是画面组织和讲述过程中所体现的历史深度。编创者把对内蒙古骑兵深刻的理解、独到的认识渗透在实实在在的视觉形象、听觉传递背后,观众看过必然会被打动,并有所感悟。

      也正因为创作团队深刻的情思所在,影片在艺术上也是精益求精的,叙事流畅、起承转合过程紧凑,天安门阅兵骑兵的阵容、黑山阻击战、王海山魂归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等场面,不断地形成叙事高潮,对观众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五集的编排各有侧重点,人物讲述、历史场景、文字图像很丰富,编辑剪切起落有致,时代和地域跨度大,却没有让人产生凌乱跳跃的感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编创人能够从许多内蒙古革命题材和骑兵题材的电影中选取镜头,衬托纪录片的内容,如《内蒙人民的胜利》《骑士的荣誉》《祖国啊,母亲》《蒙根花》等艺术片的相关画面,与人物讲述的故事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添了《内蒙古骑兵》的观赏性,使影片产生出诗意美学效果。上述影片本身就是现实主义的,是内蒙古历史文化艺术化的记忆,有效地用在《内蒙古骑兵》中合乎情理,符合历史真实,并不牵强。影片的艺术性还体现在诸多感人的细节性画面,如奔腾的马队的腿部特写、骑兵部队即将开战时马眼睛的大特写:警觉、机敏、明亮,从战场上归来的马脸上挂着霜花,马背上战士手中的战刀从不同角度多次复现,似乎不经意闪现的战士的蒙古靴。再如,胡昭衡的日记、黑山阻击战老兵讲述时的泪水、表情、手势等等细节,强化了影片的抒情性。《内蒙古骑兵》的场景,有战场、会场、街景、日常生活场面,有四季景观变换,有内蒙古地域特有的沙地和草原,使史诗性的叙述产生出诗画相融的意境之韵。总之,《内蒙古骑兵》在艺术上也是精良的,制作者具有很高艺术创作水平。

     《内蒙古骑兵》的叙事视野开阔,将内蒙古骑兵的历史置于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宏阔背景中展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了蒙古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我认为这部影片具有四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人类学的文化价值。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兴起民族人类学纪录片,拍摄者赴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不仅采用传统方法搜集资料,同时采用了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等影像设备记录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先后拍摄了两千多张照片和大量电影纪录片。其中民族题材纪录片有《西康一瞥》《雅安边茶》《川康道上》《省会康定》《铁矿金矿》《草原风光》《康人生活》《喇嘛生活》《奉移成吉思汗灵柩》《民族万岁》等,这些影片直接呈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同时表现了蒙古族、藏族、回族、苗族、彝族等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支援抗日战争的事迹。近年,内蒙古比较有影响的纪录片有《啊,神鹿》《敖鲁古雅》《犴达罕》等。以上比较纯粹的民族人类学纪录片侧重于民俗文化呈现,边缘性审美视角突出。《内蒙古骑兵》的人类学文化价值在于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表现蒙古族在中国命运转折的重要关头,追求民族解放、追求进步统一,发扬马背民族勇敢正直、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为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蒙古族不但有悠久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的民族。1920年代初李大钊在北京建立蒙藏学校,一大批蒙古族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骨干力量,如荣耀先、乌兰夫、吉亚泰、多松年、奎壁、赵诚、佛鼎、云润、云霖、高布泽博、朱实夫等革命先辈;抗日战争又一大批爱国的蒙古族青年拖家带口奔赴延安;解放战争内蒙古骑兵立下了卓绝战功。所以说蒙古民族是一个随着历史进步不断前进的民族,并对中国的历史进步和解放事业发挥了推动作用。后人看到《内蒙古骑兵》这样的影片,不会停留在单纯了解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民俗传统的层面,他们会走进蒙古族及其他内蒙古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认识到蒙古族革命历史也属于主流文化的一个组成方面。

      第二,中国红色文化纪念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主旋律,内蒙古骑兵部队指战员的热血、骑兵部队的战旗为红色文化增加了不可磨灭的光彩。《内蒙古骑兵》全方位的展现,丰富了中国红色文化的内容,扩展了红色文化的格局,为中国革命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以立体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听记忆之中。内蒙古骑兵部队在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藏平叛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与内蒙古骑兵部队在东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有分不开。

      第三,中国军事文化价值。骑兵,是蒙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离不开骑兵部队特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骑兵部队不断扩大,直到六、七十年代仍然被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兵条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军事条例,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内蒙古骑兵的贡献,不止于战场,也体现在新中国部队建制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影片的全面性和它深刻的意义由此而体现。


     第四,文学艺术价值。文艺作品如何讲述内蒙古的故事,讲好蒙古族的历史和现实,《内蒙古骑兵》树立了一个典范。编创者从历史的和美学的高度编排组织叙述过程,从“自觉主体”视角而不是“他者”窥视的视角出发,怀着敬畏的态度真情讲述,客观呈现、冷静叙述的深处涌动着强烈的情感波涛。片子所提供的材料为内蒙古乃至区外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素材,可以不断地发掘和呈现。


      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内蒙古骑兵》没有涉及1945年王爷庙“8.11 起义”,这是内蒙古骑兵一师成立的重要的导火索,促使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青年觉醒,纷纷投身骑兵部队;没有提到1946年承德“四三会议”,这次会议是内蒙古历史或者说中国解放革命历史的转折点。以上两点是个缺憾。再就是声画对位处理不太细致,有些镜头剪切有点生硬。

     作为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内蒙古骑兵》做到这个程度十分不易,已属上乘之作,不应该苛求。挑点小毛病,表示我格外喜欢这个片子,仔细看过。

     希望把素材或毛片留存下来,非常珍贵,以后也可以根据这个片子提供的素材拍摄故事片等文艺作品。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尤里西斯的凝视》观后感范文汇总
  • 下一篇:《八佰》观后感 优秀作品范文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