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

话剧《社区居委会》观后感

发表于2020-12-03 09:09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话剧《社区居委会》观后感



昨晚去看了北京人艺的《社区居委会》,感触好多。有唤起对之前疫情期种种的回忆,有对其中感情的感悟,有对自己心灵的洗礼。一场戏的时间,心理活动太多,感觉不写下来太浪费了。

前两场里面几乎涵盖了疫情初期我们社区的所有经历:入户或电话排查武汉接触史、小区封闭、在家隔离、每天微信群报体温、社区门口搭快递架、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大伙儿给居委会志愿者送温暖。

居委会书记春节几乎无休出现在社区各个地方,随时出现在社区微信群里。有次,深夜了,社区门口有人闹事把门卫打了进医院,她连夜去医院看望门卫。

还想起,志愿者帮送外卖快递,因送不及时被人在群里公开指责,好在大伙儿纷纷帮志愿者说话。

还有一次,社区门口有人非要硬闯,差点把一位老志愿者推倒,大家便在微信群里提醒志愿者注意自身安全。

防疫差不多结束时(新发地事件之前),有居民发起捐款,给不顾风雪坚持在第一线的志愿者们做纪念品,当时也有志愿者自己参与了捐款,当时小区志愿者累计有300多名。


很多情绪也一一重现,知道武汉封城后的恐惧、几乎每时每刻都刷手机关注疫情的紧张、因为出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的害怕、一遍遍判断自己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不是新冠的焦虑、怕孩子家人因我而中招的恐惧、每天关注小区确诊或疑似情况的恐慌......

想到在疫情最严重时期,我们全家人都病了,一开始他咳嗽,后来我发烧咳嗽,最后孩子咳嗽。因为我很少很少咳嗽,感觉不对便鼓足勇气去发热门诊。

离开家之前,我还特地拍了一张爸爸和宝宝的合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能不能回来。

后来因为抗生素吃三天就要去医院开一次,又因为后来改成输液了,经常光顾发热门诊,烧怎么都下不去,正好疫情越来越严重,被不停拍肺ct,被转院,被留观,不停输液吃抗生素.....从一开始害怕被隔离到后来渴望被隔离....

如果不是因为我当时是哺乳期妈妈,可能要到处跑很多家医院才能测上核酸才能顺利隔离.....

唉,折腾了一个月,后遗症一直延续到现在.....

还想到第一次去发热门诊时,看到全护武装的医生护士在防护服后面写了自己的名字,画了可爱的画,还写“加油”之类的鼓励自己的话,能看出来眼前坚守岗位的她们大多都很年轻,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滚,但很怕弄湿口罩被病毒有机可趁,头往上抬,眼泪没流下来。

后来又在发热门诊跟着好几个人一起输液,有看到老两口相互照顾的温馨画面,或者孩子陪着老人来;也有看到男朋友陪着一起来做核酸检测,通知争取到隔离床位名额时两人开心又轻松的互动,还问能不能回家拿电脑再回来隔离。

可能这些画面在平日里很正常,但那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我们对新冠还有很多的未知,大家都处在异常警备的状态下,这些画面就显得格外的温馨美好。

那时候每次都自己一个人去发热门诊,一个人收拾好行李去医院留观隔离,一个人办住院留观和出院手续,全程一个人在隔离病房,而家里的他,居家隔离 ,一个人带宝宝,给宝宝做饭喂饭,换尿不湿洗澡洗衣服,陪宝宝玩,哄宝宝睡觉,都他一个人,而那时他也正生着病,太不容易。当时觉得这样很温暖,两人并肩作战,彼此温暖,一起全力守护我们这个小家。

话剧里有居委会主任和她丈夫的人到中年各自肩负使命彼此遥遥挂牵的爱,催人泪下;也有小年轻甜蜜肉麻的爱,在紧张的疫情的衬托下尤为轻松搞笑;还有一方乐于付出十年如一日无条件宠爱对方的爱,深知不易。

风雪夜,过节,操着一口听不太懂的方言的社区保安叫一个老党员志愿者爸爸。那个老党员的儿子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牺牲了。他跟当时的他年龄相仿。

社区里有一家人,只有病重长期卧床的妈妈和一个不到十岁的女儿。小女孩天天踩着小板凳给妈妈做饭。疫情期间,居委会经常会去这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有一天,小女孩给居委会送来了两大瓶消毒液,这在当时是紧缺物资。只说了句:我妈说你们更需要这些。

想到疫情一开始我们就买不到合适的口罩了,眼看着家里原来的口罩库存快用完了,两个室友雪中送炭,分别给我寄了一大盒N95,好多一次性医用口罩。正是有了这些口罩,我才一次次出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没有被感染。

无私的人在困难时期更显无私,而自私的人则会更为自私。苦难是人修炼的最好时机。

北京人艺,看着这些艺术家们在台上演出,那么真实,在这浮躁的时代还有很多人默默耕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急功近利;社区居委会和党员的奉献精神,那么真实,在这追名逐利的世界里,还有很多人为了别人而活。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戏剧《五世请缨》观后感
  • 下一篇:纪录片《单声》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