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敬畏职责 敬畏规章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3篇
——观影《中国机长》有感
工程部 赵经理
其实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上映后的一段时间里,听到或看到过不少关于电影的相关片段或者讨论。这次观看了整部电影后有了更多的感触。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很多情节都是实际中发生的。在近万米高空飞机挡风玻璃的碎裂,导致机舱释压,驾驶舱更是直面高空气候:零下40℃超低温、低压及缺氧的极端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在飞机仪表损坏失效及与地面指挥中心无法正常通讯的恶劣条件下,刘传健机长手动操作驾驶飞机34分钟,成功备降成都机场。事后航空公司十余次模拟均是机毁人亡的结果,34分钟内有36次操作,而每一次的操作失误都会导致备降失败,然而现实中却是成功的备降,保证了128人的生命安全。此次事件也被评为世界民航史上史诗级的奇迹。
人暴露在近万米高空的环境中,最多1分钟就会陷入到昏迷中,现实事件中从飞机出现状况到安全落地,刘传健机长为保证驾驶飞机不受影响全程是没有戴氧气面罩的。在如此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机长是如何完成这种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的呢,在事后的采访中我们得到了答案:机长乃至机组有专业的训练保证了出现突发状况能够从容地应对,正如乘务组所说“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最重要的还是机长自己的意志力,刘传健机长是退役军人,正是军旅生涯锻炼出来的意志力及对人民生命有保障的担当支撑着他走到最后。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中国创造了很多奇迹,中国军队同样创造了不少奇迹。正如机长在采访中所说: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奇迹的发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及相互间的信任。首先,事故发生后,乘务组第一时间稳定乘客们的情绪,保障人们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保持理智,并完美进行了应急处置,使得乘客没有出现任何的伤亡,也保证了驾驶舱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其次,指挥中心在收到事故发生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各个部门的协调:机场所有飞机原地待命、已航行飞机保持静默,确保8633航班航道安全及能在第一时间收到通讯信息,公安、消防、医护、安防各单位提前做好准备,确保飞机落地后的及时支援及救护;另外军区的配合和信任以及民间航空爱好者的信息提供也是能安全降落的重要保障。以上种种条件使得8633航班奇迹得以发生,任何一步做不到位都有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重大事故。所以奇迹的发生是团队的团结与配合,要相信与我们并肩作战的队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正如东坡先生所说,人之于天地是脆弱的、之于宇宙是渺小的。当遇到事故灾难时,个体抵抗的希望无疑是渺茫的,就像电影中所表述的:恐惧心理、哭喊声甚至于有失控的行为,如果真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表现的又是怎样呢。当灾难发生后,只有彼此信任、团结一心才是抵抗灾难的关键。
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这是影片中机长从飞机出来后说的一句话。生命是脆弱的但无疑也是伟大的,就像乘务长毕楠说的:我们每个人又是谁的儿子女儿爸爸妈妈呢。每个人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国家中、在社会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采访中,机长如是说:首先我是一个机长,要为航班负责,要为机组负责,更要为飞机上乘客的安全负责。只要对生命、岗位有了敬畏心,事情才能更好地完成,奇迹才有可能发生。
对于我们消防行业,消防是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我们从事于消防专业,更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如此才能不忘初心、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与使命。消防无小事,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虽然因工作原因,乘坐过几次飞机,当时就感觉除了候机时间长外和乘坐大巴火车没啥太大区别,但是看了影片才知道飞机起飞前要做那么多项的专业检查。而正是这么多项细致入微的检查,才保证了中国航空事故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线。每时每刻有100万人乘坐飞机在天上飞行,而消防保障的是所有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更应履责到位,敬畏规章、履行规章,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在安装施工、检查、检测及维保中做好做到位,才能更多地减少火灾发生概率,才能在火灾发生时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使用,才能更好地保障生命安全。
尽责,是对职业的敬畏,是对使命的坚守,更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机长》观后感
工程部 郑经理
2025年8月2日上午,公司组织观看了电影《中国机长》,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用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将我带入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当银幕上驾驶舱的风挡玻璃在万米高空轰然爆裂时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些身临其境的人内心的绝望,直到整个影片观看完,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机组人员的表现不仅展现了民航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更让我看到军人作风在平凡岗位上的璀璨光芒。机长刘传健在仪表盘全部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的绝境中,当氧气面罩脱落、机舱温度骤降至零下四十度时,他都像钢铁战士般坚持手动操控飞机;
乘务组人员在氧气面罩脱落、客舱陷入混乱时,用标准的“防冲击姿势”保护乘客,她们跪在过道里重复“系好安全带”的嘶吼,在本身都极度恐惧的时刻还能用有力且坚定的语气回应乘客,等等这些无不是军人临危显担当作风的体现。
影片中不仅展现了英雄的果敢,更让我在乘客的表现中也感受到了在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无助,氧气稀薄的窒息感中,有人蜷缩在座位上抽搐,有人因缺氧失去意识,婴儿的啼哭与老人的呻吟更显生命的脆弱。人类不过是宇宙间渺小的尘埃,当灾难降临时,生命不在于能否掌控命运,而在于如何在破碎中守护彼此。
影片观看完之后还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作为一名消防施工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所希望的是我们所施工的设施一直都无用武之地,但我更希望的是在发生火灾时我们的设施能在灾难来临时给予脆弱的生命多一份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处细节比如每一处接头、每一寸管线,每一个设备都要精心做好,这些都是对灾难的无声抵抗。
要求我们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恪守职责,凝聚成集体的力量,平凡的工作就能迸发出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
《中国机长》观后感
工程部 奚经理
当飞机风挡玻璃爆裂的瞬间,刘传健机长的第一反应不是抱头躲避,而是沉着冷静地绷直腰杆稳住操纵杆,这个动作背后,是数千次模拟训练沉淀的本能反应,也展现出军人特有的钢铁意志。
不只是机长,是全体机组人员在危急时刻展现出的沉着冷静和默契配合,乘务人员指导乘客正确应对危机,不断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面罩,确保每一位乘客的基本安全。第二机长在顶着失压状态返回驾驶舱,协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与地面保持联系,持续报告飞机状况,整个机组团队在危机面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应急处置能力。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的深刻内涵
电影同样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在飞机遭遇危机的那一刻,机上128人的生命仿佛悬于一线,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些紧紧相握的手,那些无声的泪水,都在诉说着对生的渴望。然而,正是因为生命如此脆弱,才更凸显出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也证明了近些年来为什么消防验收检查得越来越细致,就是为了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不让任何一个可能威胁生命的小问题被忽略,作为施工单位,我们更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在日常施工中从细微抓起,不能因为经常干,都这样干来麻痹自己,“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不只是一句表面的话语,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强化使命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把该做的事做透了,把该守的规矩守住了,就是在当自己的“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观后感
工程部 赵经理
近日再次观看了《中国机长》这部影片,虽然是第二次观看但仍被电影中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所触动,生活在各个层次的人面对天灾人祸所展现最真实的一面面对未知的恐惧、挣扎、慌乱,更有乘务机组人员依靠专业业务团结协作铸就的生命防线。
影片中飞机在万米高空中驾驶舱挡风玻璃毫无征兆地爆裂,狂风瞬间将仪表设施吹散,低温、缺氧、失压的极端情况让飞机瞬间陷入失控。机长在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下,凭借多年积累的飞行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没有准确飞行数据的指引下手动操控飞机,恶劣条件下身体即达到承受能力极限,意识也逐渐模糊的时候,却始终紧握着操纵杆,眼神如炬。这种“人在岗上、责任在肩”的使命感,正是军人精神的真实写照。
乘客登机前呈现出一片欢声笑语祥和景象,机组人员也在做着日复一日的登机前、飞行前每项检查和各项数据的记录。谁也不会料想到意外的出现。危难发生时乘务长的“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这句话得到真实体现。当客舱陷入一片混乱,行李散落、氧气罩掉落、乘客情绪混乱失控时,乘务人员用坚定的话语安抚乘客,她们在颠簸中一次次摔倒又爬起,为乘客系安全带、传递氧气罩,照顾受伤的乘客,甚至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惊慌害怕的孩子。面对瞬息万变的突发情况,他们没有慌乱,而是通过高效简洁的沟通迅速形成统一行动。乘务员面对突发情况不仅展现了服务者的责任,同时也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更让我认识到: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次平安降落,背后都聚集了无数人的专业与坚守。生命的脆弱提醒我们珍惜当下,而生命的尊严则要求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份责任。
影片中机组成员的分工配合,在飞机紧急情况下,机长、乘务人员团结协同,从机长到机组人员,从塔台指挥到地面救援,无数人用专业与担当编织起生命的安全网。无论是机长在无数据时盲降的操作,还是消防员在火场中的救援任务,过硬的专业技能才是守护生命的基石。无论是飞行还是救援灭火,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以极致的专业能力,才能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正如影片中机长所说: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则。所以我们内心深处需要有敬畏之心。影片用惊心动魄的故事告诉我们:专业是生命的铠甲,团队是胜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