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写的一篇观后感,作为开篇:
今天看了《归来》,这部对我来说期盼已久的片子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她的标签很多,如‘看不懂’, ‘乱剪辑’,‘值得看’等等。我始终相信,我看了才能知道。对于这种有历史性的片子,我习惯于翻看一下原著查一下历史背景,所以,《归来》的人物设定和环境我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想这对于我理解整部片子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我没有看完整部小说,原因有两点:第一,我想把《归来》当做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来看,而不是小说的再创作;第二,严歌苓的小说有她自己的意思,但电影展现的是导演的思想。
首先,从影片整体上来讲,情节我觉得不难理解,也很完整。简单地说,《归来》是一个丈夫陪伴记忆出现问题的妻子等待自己归来的爱情故事。复杂和深入的来讲,这是一道伤疤,一道由特定的历史因素遗留下的情感上的裂痕。陆焉识和唐婉喻始终在艰难的时代努力维系着那温柔易碎的情感,结局虽然不是完美的,但至少给冰冷时代结下的冰霜留下一丝温暖。我说这部影片是温柔的,因为他并没有将那个时代的伤疤彻底地撕开。相比较电影《霸王别姬》后半段,将众叛亲离的场面赤裸裸表现在观众眼前,《归来》更像是展现伤口愈合的过程。所以,《归来》是让我感动的。
《归来》带来的感动总是携着忧郁的伤感。爱情是浓烈的,即便是在那个时代。但是出于保护,对爱情宣泄的隐忍却是那样让人心疼。陆焉识逃跑回家,唐婉喻犹豫要不要开门,那份焦虑与谨慎是让人心寒的。寒心的是那个时代,感动的是因为爱而选择的放弃。陆焉识和唐婉喻都是勇敢的人,在那个时代他们行为。。。。。。怎么说?那个时代的话应该叫做‘情节严重’,‘政治立场有问题’。在现在来说,这叫做至死不渝的完美爱情。
对我来说,最为感动的情节是从读信那里开始的。她完全唤起了我看电影《生死朗读》时的情感。当然,我必须说明,我没有说模仿或抄袭的意思(因为很多东西太不一样了),电影好就好在她可以唤起人的某种情感。《生死朗读》后半部分的背景是二战后审判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看守,其中有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汉娜。汉娜一生唯一的爱好就是听别人念书给她听,因为她自己是个爱好文学的文盲。汉娜与小麦克的私密爱情是通过西方唯美的性所展现的。后来的朗读仿佛让这段短暂的爱情更加鲜活。当然,前半部分不是那样触动人心,重头戏还是汉娜入狱后,麦克放不下年少的情感把自己的朗读录进磁带寄给汉娜。《归来》与《生死朗读》同样的朗读,一个是信,一个是文学作品,但都承载了浓浓的感情。同样不完美的结局,却都有着好似香醇美酒留在舌尖的浓香的感觉。
不得不说,《生死朗读》给我的感动很大部分是纯靠演员的演技留下的。因为对于情节,文化的差异让我对很多片段不是很理解,所以对整个剧情的把握总是缺失的。但是,我能感觉到的是演员刻画人物传达出的情感是非常浓烈清晰的。凯特·温斯莱特说过有的台词她不会去说,她可以用眼睛去演,是的,她做到了。演一个文盲,一个有生理需求妇女,一个理性的中年人,一个渴求知识的老年人,她只用眼神就将人物刻画的如此生动。当然,与她演对手戏的拉斐尔·费因斯的演技也无可挑剔。在《归来》中,巩俐的演技是让我惊讶的,中年妇女,期盼丈夫归家的女人,记忆力有问题老太太,满满的中国味道。最让我动容的是她的微笑,单纯,憨厚。在她每次说起“焉识说了,5号回来”时的笑容,真实,幸福,却又让人心疼。听信时满足的笑容,纯洁,纯粹。在这两部片子中,我被男女主演征服,因为情节越简单,台词越单一的电影,越需要演员的演技。
用文字‘我爱你’来展现‘我爱你’这种情感的电影总会让人索然无味。只用‘我爱你’来诠释‘爱情’,对二者来说都太狭隘。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倒是更加真切,实在。爱,有时候在一个眼神中,足矣。用一生来陪伴你的人,不是爱,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