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范文

话剧《淡水小镇》观后感

发表于2016-04-10 11:18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话剧《淡水小镇》观后感


总试图知道,所花费的时间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
比如说,在行业的分析上会给我什么启示?
比如说,在提高沟通效率上给我什么提示?
比如说,在创作鉴赏推广上给我什么暗示?

感觉只有这样才好意思跟别人说,我去看了场话剧。它哪里好,哪里不好,推荐你们去看……

然而,这只是一部由情感堆积的话剧。发生在小镇上的邻居之间,内容是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小镇的一天,小镇姻缘,小镇墓园。再直白点,是陈医师和艾编辑两家人的日常,两家小孩之间的爱情,和艾茉莉之死。曹启泰用三个小时讲了跨度几十年的事情,出来时已近十点,时间太快。就像第一幕用几十分钟讲述了小镇的一天后,我不自觉地正襟危坐,心想,真实的一天比这长太多了。

叫孩子起床、孩子磨磨蹭蹭、邻居之间拉家常、聊梦想、爸爸教育儿子应该帮妈妈做家务……所有人都经历过或者经历着。我们会想,艺术不是应该高于生活吗?上次去参观艺术展,我还煞有介事地和别人说,我理解的艺术就是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我们平常人不那样,而艺术家把那些极致的一种态度或者状态展现给我们,从而拓宽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对情感的体验。所以我们是去旁观。而此次,作者分明在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参演,都是艺术家。
前两幕这层意思还不那么明显,第三幕中艾茉莉灵魂重回人间就把这块遮布完全掀开了。站在另一个空间看当时当地的平常,有那么那么多自己不曾用心留意的细节。那时候的母亲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时候的父亲那么乐观、那么强壮;那时候的自己不知道那就是爱,那就是自己自我又叛逆的成长。
佛教有个“观世音”又叫“观自在”菩萨,于是明白,能够站在另一个角度默默观看到这一切,必然大彻大悟,清楚了诸多因果道理。剧中让过世的艾茉莉看着十岁时的自己,突然就想起一句俗语,我们常说“三尺之上有神明”,这个神明或许真的不是别人,而是,未来的自己。

“人还是要一对一对的活才有意义”。
剧中不经意地一句台词,只有用过心的人才会感受到它的力量。遇到对的很难,所以那些一对能够对一生的人总是让旁人羡煞。剧尾所有人绕圆圈一周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对啊,我们是一对一对的活着,可是走的时候却是一个一个离场。我们知道这是必然,然而,难道因为知道结局如此残酷就放弃开始的机会吗。尽管艾茉莉因为生子难产而死,思索通篇,却丝毫未提及她对此生的不满、对婚姻的悔意、对生产的恐惧。只能说她,不幸中还是有幸福的。

而真正打动人的,是剧中女人的一句叮嘱。心里一酸,让我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自己多幸福,这么大了回到家还能叫一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无论何时,回到家仍然是那个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孙子、外孙。每次回家都太想和他们说说话,每次离开又会怕他们有怅然若失的失落。亲情是浓于水的,他们六十年一起相互扶持、经风历雨都化作简简单单的一句叮咛、一句嘱托。我们常常希望看到伟大,而它往往就在身边。真心祝愿他们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看着我们这些儿孙们一点一点长大。

一部话剧,如果能让我们重新认识一句俗语,如果能有一句台词让我们记住,如果能给我们带来一次心灵的震撼,自然、真实又不造作,那么,应该还值得一看吧。




路上想的问题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我只想握紧旁边这位姑娘的手。突然明白,这才是大家来看一部话剧真正的原因。
原来,是爱。
返回观后感范文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 下一篇:英皇歌剧《蝴蝶夫人》影像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