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江南1970》观后感1000字

发表于2019-05-05 07:4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江南1970》观后感

纵观新千年后韩国电影的这一波来势汹涌的异军突起,类型电影的制作绝对堪称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鸣梁海战》、《思悼》、《观相》为代表的古装片;以《国际市场》、《七号房的礼物》、《奇怪的她》为代表的温情喜剧片;以《熔炉》、《素媛》、《辩护人》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片;以《新世界》、《与犯罪的战争》、《卑劣的街头》为代表的黑帮片;以《盗贼联盟》、《杀人回忆》、《走到尽头》为代表的犯罪惊悚片等等商业大制作,再加上其他五花八门的小成本类型片与艺术电影,强势助推了韩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和繁荣。

在这其中,犯罪(黑帮)类型片可以看作是韩国电影的标签之一,构思巧妙的创意、精雕细琢的剧本、演技出众的演员、以及九十年代就开始的电影审查制度的松绑,为这一类型片的勃兴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韩国犯罪片最初的发展中大量借鉴了好莱坞和香港同类型电影,但随后凭借着韩国电影人旺盛的创作欲,往往能够推陈出新,合理地融入本土特征,不仅在尺度和创意上大胆开放,而且还尝试杂糅进黑色幽默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如今来看可以称得上「自成一家」。

《江南1970》的导演庾河曾执导过《马粥街残酷史》和《卑劣的街头》,这三部作品合称「暴力组织三部曲」或者「街头三部曲」。其中《马粥街残酷史》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黑帮片,而是控诉社会体制和政府独裁对学生的影响。而《卑劣的街头》则是十分典型的黑帮片,对人性的欲望与困惑作出了非常精彩的诠释。

从故事背景、架构和风格而言,在《江南1970》中可以看到另两部作品的影子。比如本片和《马粥街残酷史》都将时代背景设定在七十年代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只是对社会面貌描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就算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但两部电影中无不充满了对那个年代的怀旧意味,并在服饰、音乐、街市风情等方面得到了呈现。

而本片与《卑劣的街头》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涉及黑帮元素,而且主人公也都纠缠于欲望、梦想和友情。当然,《江南1970》的时代特征更加鲜明,围绕着七十年代韩国政府对首尔南边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让这片荒芜的土地一下子成为了政客和房产开发商大肆敛财的香饽饽。也许是真实世界的残酷赋予了韩国电影以力量,韩国影人从不畏惧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这也便促成了韩国黑帮片的另一大特色,那就是政府与黑帮团体的相互勾结和利用。

于是在这部满溢着时代伤痕的影片里,政客、商人和黑帮的勾结俯拾皆是。一边是他们翻云覆雨、轻易地主宰土地和他人的命运,另一边是底层百姓被连蒙带骗失去房屋地产。导演庾河曾在江南地区度过了少年时期,亲眼目睹了穷人们是如何在肮脏、潮湿的棚户区艰难度日,又受到怎样不公平的待遇。因此这片曾经被庾河写进诗歌的土地,从此成为了充斥着欲望与背叛的人间地狱。

当然,对于我国观众而言,很难对韩国的这段历史有切身体会,不过以两大主角为代表的黑帮人物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轨迹应当有着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从最初的衣衫褴褛,到后来的西服革履,两个乞儿走过了颇为曲折的道路。对土地的痴迷、对亲情的渴望、对强权的痛恨且依赖,对友谊的困惑和纠结,使白勇奇与金钟大这对异姓兄弟只能以悲剧收场。其实他们的初衷很平凡,只是不想再饿肚子、想要守护家人而已,但既然选择了卑劣的道路,就只能是任人驱使的炮灰,再也无法回头,到头来年少时相依为命的时光反而是彼此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回忆。

导演庾河被称作偶像终结者,此前权相宇和赵仁成因主演了他的前两部黑帮作品成功摆脱偶像桎梏,迈入实力派的行列。而在《江南1970》中他又起用了当时的人气偶像李敏镐和沉寂许久的金来沅,让两位长腿男神套上破衣拾荒,扔进泥潭打架,进行了一番从精神到肉体的形象重塑,结果无论是商业还是艺术上都得到了不俗的反响。

对比《马粥街残酷史》和《卑劣的街头》,也许是因为导演野心太大,试图传递给观众的情绪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导致本片的剧本不够简明扼要,其中诸多人物、情节的背景信息也不大明确,尤其对非韩国观众而言看起来有点伤神,不如前两者那么干脆利落。好在剪辑风格相对凌厉、画面构图亦有讲究、一众主配角的演技也在线,多少弥补了剧本上的缺憾。有时候想法过多并不是好事,欲做加法反倒成了减法,未免得不偿失。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撞死一只羊》观后感1200字
  • 下一篇:《7月22日》观后感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