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影评
姜文的电影有一个好处,不像第五代导演的的作品那样唯恐观众看不懂似的,在一些低信息量的细节上过分铺陈烘托。姜文的电影比较潇洒,节奏比较快,信息量也较大,不会去过多考虑观众看懂看不懂的问题,重要不重要的都是一带而过。
电影《邪不压正》改编自《侠隐》,改编自然就是另外一个东西了,借着侠隐的故事,借胎还魂出另外一个嵌套结构。看过《邪不压正》几遍,悲剧耶?喜剧耶?总的来讲,在复仇这个主题下传递出深刻的压抑。要想看懂《邪不压正》,要透过在大量的“彩蛋”和荒诞,看到影片的主要矛盾和“反常理的地方,那些就是线索、导演语言。
影片一开始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师傅家走,朱潜龙边走边说有高人给他改的名字,多年以后在蓝先生家里对着朱元璋画像(这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祭拜中山陵时的明太祖画像)认祖归宗那段呼应了影片开始,说明从朱潜龙年轻的时候,就结识了蓝及蓝阵营的人,受到他们的影响、支持,甚至是提携。背叛师门改姓,隐喻的是改换门庭,朱投靠了蓝及蓝阵营。
真正让朱潜龙有底气杀师傅的,并不是日本势力,那个时候日本的势力还没这么大,仔细看影片开始根本一郎的状态,憨楞傻,是跟班帮凶而不是谋主,真正的原因是朱潜龙投靠了势力更大的帮会,而这股帮会势力干辛亥这件大事,有能力夺取全国政权。朱潜龙在与蓝青峰吃饺子的对话里也承认:你们确实有势力。朱潜龙弑傅只不过是递投名状罢了。
只是朱潜龙比较投机,杀完师傅递交投名状,又把地卖给了日本人种鸦片。也是因为朱潜龙比较善于经营自己,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里,巧妙的利用帮会、日本及外国势力,脚踩几只船,一路做到北平市公安局长(隐喻攫取了军权),所以越来越多不受蓝及蓝阵营控制。
从吃饺子对话情节也可以看出,朱潜龙当年投名状交的不彻底、不地道,以至于很多年后还向蓝表示再让他做一件事表示感谢,意思这样过去的事就两不相欠了,也有重新借助蓝及蓝阵营势力的意思。如果单纯是改个姓,还不足让朱潜龙如此感谢(帮你杀个人)。
说到这里,朱潜龙是什么人应该很清楚了。传统武林门派的大弟子,混迹江湖。蓝就是青,青就是蓝,蓝青峰,青帮大哥是也。朱脱离传统门派,改姓投靠了有势力的江湖帮会,再一变,然后逐步脱离帮会控制,与更有势力的日本人合作。是不是有点影射真实常凯申身世背景的意思…
那为什么朱潜龙要杀师傅递交投名状呢?首先看看师傅是个什么样的人,传统武林门派掌门、武林高手、大地主(占有大面积的庄园),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专有称谓:地方豪强。
你再看看师娘是个什么样的人,说的是什么语言?一个村妇打扮的模样,居然下意识知道北海道在日本,很反常。看对话的状态,师娘对日本非常熟悉,可能还在日本长期居住过,甚至可能就是日本人。师傅和师娘不能确定是不是“亲日派”,但肯定都是“知日派”。师傅师娘代表着中国传统势力与日本传统势力的一种合作,一种夫妇、主客平衡。
师傅这种传统地方豪强,又亲日,不正是蓝阵营夺取全国政权的障碍吗?是革命对象。为什么日本人不找别的山庄种鸦片?北平周边就这么一个山庄?很多问题经不住问,读者需要仔细思考。北京以北的大山庄,有么有种北洋奉系军阀的感觉。当年,可是奉系军阀控制北京的哦。国民党北伐至北京,奉系军阀退回东北,日本势力南下,两股势力在北京交汇,传统平衡被打破。
在蓝家吃饺子时蓝扯到小诸葛在南面、小西子在北面,两人又一起嘲讽老蒋,这些都在说明这些年来蓝阵营势力分化的七零八落了。面对快速膨胀崛起的日本势力(占领满洲国,扶持溥仪傀儡复辟),朱潜龙需要蓝,蓝也需要朱潜龙,朱是当局掌权者,蓝还有一定势力(朱也承认你们确实有势力),两者又有了合作基础。蓝提出杀根本一郎,朱潜龙推脱,实际是朱力图构筑一种新三角均势。
朱潜龙是绝对利己主义者,不管什么民族大义,百姓死活,还是老套路,在玩一把两边通吃,左右逢源。随着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想学溥仪登基称帝。而蓝想借力打力,通过杀根本一郎来迟滞日军进城,还是当年辛亥那一套老办法的复制:自己不出面背后做局,最后被人摘了桃子,以至于吃饺子时还不忘解释、嘲讽辛亥他们只开了一枪而已。蓝阵营看似势力广布,资源充沛,信息丰富,但政策纲领比较模糊,联盟松散,越来越无力,这也是他们当年革命不彻底的本质原因。这与后面李天然与巧红一体同心,目标明确坚决起来干(彻底复仇),形成两种纲领路线、组织形态上的鲜明比对。
李天然是生命力鲜活的革命力量,曾经迷茫、被骗、被利用、认了很多个父亲,最后遇到了巧红,在巧红的引导、教育、激励下人民觉醒,最终找回了勇气和使命感。外部侵略者根本一郎代表的日本军国势力是仇人,对内压迫的反革命势力朱潜龙更也是仇人,甚至仇恨朱潜龙更甚于根本一郎。
在懵懂的朱潜龙眼里,都是师兄卖地给日本人种鸦片导致师傅一家被灭门,显然这个思维过于幼稚,但也投射出阶级矛盾是更深刻的。先杀根本,最后与朱潜龙决斗。是不是有点近代史,先打败日寇,再决战国民党的顺序,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分析到这,是不是觉得影片的高妙,乍看起来黑白分明,民族气节,正邪不两立,热闹纷呈。实际上投射出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地方豪强、帮会势力、日本势力,各股势力之间纵横捭阖,他们之间关系往往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状态,灰色状态更多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暧昧与疏离,拉拢与打压,利用与仇视,斗争与妥协应该是共存的。如果还是不理解,自行脑补中国近代史。
那李天然的师傅是谁杀的?巧红用躲子弹唤醒了李天然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证明李天然的记忆可能出错了。很可能是李天然的记忆出错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各股势力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状态,灰色状态更多些,李天然当时年纪小(人民还未觉醒),肯定理解不了这种复杂的事情。是个不解之谜,真相永远也不知道,这就是历史。历史任人打扮,朱潜龙打扮一次,李天然杀了朱潜龙又打扮一次。但是历史会留下很多线索,任人品说。
最后,引用《顾准文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里面的一段话:【我还发现,甚至理想主义也可以归到经验主义里去。胡适的“少谈主义,多谈问题”可以归结为缺少理想主义,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他回避当时历史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只敢搞枝节。而就他后来的参加“低调俱乐部”以及他发表过的一些对中国文化的主张来看,他是认为,可以让日本打进来,然后像同化满洲人那样同化他们。这只能说可耻!我们那时候起来干,那是目标弄准了(顺便说说,最近看一本西方的经济学文稿,西方的教授们,也有尖锐的支出,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需要的是内部革命,外援不足以解决他们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历史经验也昭告我们,每当大革命时期,飘扬的气质是不可少的,所以,理想主义虽然不科学,它的出现,它起作用,却是科学的。最后还想说一点,真理是相对的。】
这就是我对影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