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 | 怎样才能“心安理得”?
最近重温了电影《阿凡达》,当年感觉很震感的电影,时过境迁仍然会感动。一方面感动男主的自我成长、打破舒适圈,另一方面就是对故事中激情又互相守护的爱情之向往。看完电影后,有一种很心安的感觉,我在想,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收获长久的心安理得呢?至少从这部电影中,我觉得可以总结为:
心安理得=【终身成长打破舒适圈】*【always真诚善良】
真诚善良这一点大家应该很容易get到,今天我更想从男主杰克身上学到的终身成长、不断打破舒适圈~
关于是否应该打破舒适圈,我很笃定的say yes。在我看来,一辈子就一次,心里种下了一颗可爱又疯狂的种子,而一颗种子最大的使命就是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就想给它充足的阳光雨露和雷电,让它放肆成长。之前有时我也会质疑这个答案会不会太不理性,因为我们被从小教育做决定要听话、要理性,决策绝不能被感性干扰,永远不让自己后悔。
但神经学家其实有告诉我们,理性和感性不是二分法,而且情绪很多时候是人做决定的前提。比如要不要一辈子折腾闯荡,这是人生大事。
人生本是无限游戏,无限游戏中每一局的得失并没有那么重要。
人生大事,求“心安”——follow your heart
具体小事,讲“理得”——权衡利弊风险拿结果
在电影里,男主杰克作为一个不被理解和接纳的外星人,不断通过自己笃定坚持的努力和真诚,最终成为纳美部落人的敬重和追随。说实话,看到电影中杰克驾驭魅影成为魅影骑士时,我内心非常非常激动,这部片子很好展示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各种坚韧和脆弱,杰克在我看来可以成为终身学习、不断突破舒适圈的典型案例来分析。
应该如何看待自我发展,并进行自我激励?
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为自己的努力感到高兴,而不是为了拿到名次。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件事情更重要。这种心态,很巧妙地改变了游戏的性质:明明是个有限游戏,但是用了无限游戏的心态来面对。
杰克在学习纳美语言和技能的过程中,不断遭受失败和质疑,一方面他有女主一直的信任和鼓励,另一方面,我们可能看到杰克在接受自己失败和挫折时的心态非常好。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更多,它是警钟。失败只是一种行为的短暂结果,它验证了此次努力存在改进空间,反馈的宝贵信息,用于复盘学习,支撑着我们下次直面挑战。
什么才是对自己负责?
我觉得真正的对自己负责是自己掌握着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维持成功的过程。时刻掌握自己的能力和动力(关注内在力量和灵敏度的积累,而不关注外在):不断提升能力并完善技能库、控制注意力、游戏策略、充满活力和好奇心、树立假想敌可以训练自己的灵敏度。
电影中,杰克在成为纳美部落实际神圣的精神领袖魅影骑士后,向当时临时部落首领说的那句“你可以屈尊帮忙召唤其他部落吗?”,其背后展示了可贵的风度和团队协作意识。这种杜绝自我主义、精英主义、英雄主义的人,才成为了娜塔瑞心中值得以命相救的爱人,才成为了纳美部落永远的信仰。而我们如果把时间线往回倒,会发现魅影骑士骑士在一开始就在成为英雄的路上。因为他只是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提高自己身上,不用标签定义自己,不耗费精力去看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面对一连串的成功时,他也能知道成功只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什么证明。
所以,如果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去把它改正过来。我们永远要意识到我们随时可以做出选择。我们可以坐在我的痛苦里,但也可以去做点什么。
努力后失败了是不是一件不酷的事?
在我工作中,不论是我自己还是业务访谈接触到的一些自媒体人,大家容易陷入两种误区:“我很努力了呀,为什么还是不成功呢?”、“这么努力了结果还这么差,别人一定会看清我,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不酷了,下次不用这么努力了。”
以上两种心态,我都经历过。在我看来,可以总结为“求而不得”后的两个问题:一是求而不得对成功结果的执念;二是求而不得对别人看法的执念。
我在经历了一些打击后,觉得其实本质上很多问题从主体客体两个方面去看就会释怀。谁规定了你努力后好的结果就应该属于你?为啥不能属于别人?另一方面,你的努力真的是“有效努力”吗?别人想要吗?你用劲的地方对了吗?对方需要你的供给吗?此时是最合适最好的时机吗?
事实上,你必须为你最喜欢的事情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是努力绝不是成功的唯一要素,大家有着不同的资源和机会。所以在评价别人之前,我们也要记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确实也并不一定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下。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杰克在很好的运气情况下(恰好发现他的人是善良的女主,恰好女主拔箭时碰到了纳美部落信仰显现...),面对困难继续热爱学习和坚持,他从没有想过要成为部落的信仰,而最终能达到顶峰,只是他们热情和学习的副产品,虽然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人把顶峰当成终点,却终究难以到达渴望的地方。
如何看待执念和个人标签?
电影中杰克刚开始融入集体时,大家对杰克还是怀有一些固定印象,比如会给贴上“不会学习的外星人”的标签。杰克并没有对改变这些刻板印象作出太多的反应,没有作出偏执的行为试图让每一个人认可他,这一点还蛮触动我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我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会对别人对我的一些我不认可的标签产生情绪和想要改变大家的执念。前段时间三八妇女节一个宣传片还蛮触动我的,“什么时候,我们不再强调女性了,或者说一个说法去掉“女”字也不别扭了,那个时候才真的是男女平等。比如,我们不再用女中豪杰来形容一个女性,因为你不会用男中豪杰这样来评价一名男士......”。老实说,我从来就并不觉得男女一定要在所有事情上强行去平等,因为男女性生理确实有一些不同,并且有些时候,女性其实也是享受了男权社会的福利的。有些时候社会和个体展示出来的偏执,其实很消耗自己有效的精力的。
因为并不是每一件“可以被改变的事情”都“应该被改变”。偏执有的时候是动力,但是我们也要做出判断,对什么样的事情付出努力并带来改变才是最有价值的。
个人标签这个事情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打造个人品牌(IP)角度去理解、去引导社会按照我们想要的标签去快速认识、理解、记住我们;另一方面,我们又应该如何来看待我们自己或者别人给我们贴的标签呢?
IP打造我准备另起一篇来聊,今天主要是想说标签是一种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被唤起会扰乱我们的思绪。我们可能会暗暗担心自己的表现会验证这些刻板印象(可怕的是,我们还通常都不会察觉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这种心理活动却让我们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专注于当前挑战本身)。所以我们要警惕刻板印象(无论好坏的标签),让所有的经历聚焦到当前这件事情本身上,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评判自己,也不评判别人。
最后,整部电影底色是非常温暖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感受,那可能是:“去理解和原谅,并继续认真生活。”
对于外界和自己,我们无需责备。社会有善良正直,就一定有自私暴力。我们只能关注如何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尽力把过程过好,follow y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