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第二十条》观后感1300字

发表于2024-03-06 09:16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第二十条》观后感:目之所及,不止法条



早在电影《第二十条》走进大众视野前,我便对这个乍一听颇有些神秘色彩的电影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在关注前我从未设想过,它指代的竟会是法律人无比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电影通过主人公检察官韩明所经历的三个不同案子,全面探索了正当防卫制度背后的法理人情,并向社会传达了最高检追求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在众多解析正当防卫条款适用的影评之余,我想谈谈通过观影所联想到的三组假想与祛魅。



法律逻辑与朴素情感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观影《第二十条》给了众多法律人一个深刻的提醒——警惕法律精英主义。法学无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以至于成为一名法律从业者往往要经历十余年专业而艰苦的教学与训练。但是法律人若因此而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盲目推崇法律逻辑,假以法言法语来划分与普罗大众的朴素情感,便难免走向脱离群众的危险。


我对影片最后听证会上的一句质疑与回应印象颇深:当检察官韩明在听证会上发自肺腑地阐释其对王永强正当防卫行为的观点时,有人忍不住质疑道,“这是在以个人的情感挑战法律的权威”。这一看似理性、专业的观点,实际点出了许多人心中的一大困惑——法律的权威究竟来自于哪里?影片借助检察官韩明,道出了答案:法律的权威理应当来自于民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法律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不管是刑法所展示的四百五十二条,还是民法典所包含的一千二百六十条,所有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的法律规定不过是为了借助条文的形式来维护广大老百姓心中的公平正义。



当检察官们见多了刑事案件,习惯了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严格地适用法条、遵循司法惯例进行裁决似乎便成为了一种最安全的做法,让人难以苛责。这也是影片中检察官韩明在最初办理张贵生案件时的做法。可是只有当韩明自己切切实实地成为了案件的当事人,成为一名因制止霸凌而面临退学儿子的父亲,成为一名因气愤不公而一时冲动结果面临行政拘留的妻子的丈夫,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追求公平正义对于每一个案件当事人而言是多么地重要,也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一句话所含何等的分量。如果当身为法律从业者的我们都尚且不能说服自己,难以回应我们内心的情感,又要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信赖我们所作出的决定是公平的呢?



犯罪打击与客观公正

“检察官履行职责,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五条第一款



《第二十条》的热映,在引发了人民对正当防卫制度的关注同时,也点燃了群众对于法律工作的热议。在诸多影评中,有一条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说的是影片中检察官干了辩护人的活,这事显得魔幻又不真切。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中,作为国家唯一能够提起公诉的机关单位,检察机关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惩治和打击犯罪。甚至于不少检察官个人都在潜意识中将犯罪打击视为第一要务,以追诉犯罪作为唯一目标。然而这样的理解多少存在着偏差。作为国家和公益的代表,检察官不仅只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在第五条第一款中首次明确了检察官客观中立的履职立场,要求检察官在依法履职、参与诉讼过程中不能单纯站在追诉者的立场一味地追诉犯罪,而应当同时注重对被追诉者有利和不利的方面,兼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不仅与我国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高度契合,也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背景下的应有之意。尤其是在当前刑事犯罪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轻刑案件占比不断升高,检察机关在深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不起诉裁量权之行使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坚持在司法办案的全过程落实客观公正义务,切实履行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责任。



新时代的检察官应当超越诉讼当事人的局限,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坚守“法律守护人”和“公益代表人”的角色,及时转变传统重打击轻保护、重配合轻监督、重办案轻服务等办案理念,不断追求最佳的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



理想主义与现实挑战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或许放在十年前,在初入法学之门的法学生的我眼中,第二十条所规定的正当防卫制度就是一条理所当然的条款,毕竟天理昭昭、人心灼灼,遇到暴力侵害哪有不奋而反之的道理?可如今,当我真正成为检察学徒,协助办理了大小案件,陪同接待了各类当事人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要赋予第二十条以生命,远非一句适用这般简单。

对于观众而言,作为艺术电影的《第二十条》的剧情或许是基于真实故事以反映现实社会,但必然存在超乎现实的戏剧一面。然而,当我看到,影片一开头乌泱泱的康村人为“讨回公道”而齐聚检察院门口进行施压的画面时,那伴随着曾经一次次响彻在办公室中的电话铃声的压迫与威胁便如同海啸般在记忆深处涌起;当检察官韩明将一份份过往案件“砸在”吕玲玲面前,绝望又愤怒地喊着“你看,都是这么判的”,那种查遍案例却发现自己一无所获甚至孤立无援的无助感瞬间不自觉地便侵袭了我的心头……那些在他人眼中或许脱离现实的片段,实际却都不过是司法实践在适用这一条款中遇到真实阻力的丁点写照。这些阻力固然包含了传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司法理念,以及被害人及被害家属的强势闹访,但案件本身呈现的复杂事实与有限证据也常常成为绑住司法人员的枷锁。试想,如果王永强一案没有清楚的监控视频,公安机关没有在河底找到那把刀,康村的百姓没有站出来指证存在霸凌,案件的走向又会何去何从。或许只有认清这法律规定的应然性与司法适用的实然状态,我们才更能体会如影片中的检察官韩明这般的理想主义者存在的可贵,才能明白法治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这其中,那些理想主义者们,如同荧荧烛火,只要有他们在,便可相信星火燎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公平正义,既简单又难得,简单在于它藏在每个老百姓的心中,难得也在于它需要始终以看得见的形式展现在人民群众的面前。为此,作为检察人,我们无责可卸,也无路可退,唯有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愿我们心怀正义,目之所及,不仅法条,还有人情;心之所念,不止办案,还有治理;身之所往,纵非坦途,亦勇往直前。唯有如此,才能配得上我们穿上的这身制服,才能对得起广大老百姓的期待。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第二十条》观后感1100字
  • 下一篇:周处除三害观后感14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