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志愿军 存亡之战》观后感1200字

发表于2024-10-04 09:3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7.5分,不能再高了。拉胯的点主要有以下5个——

第一,导演陈凯歌儿子陈飞宇的戏份,有点出戏。陈飞宇在片中,扮演一个因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失忆的志愿军孙醒,他是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的副连长‌‌。他是松骨峰战斗幸存者,但不幸的是战后他因刺激过大失去记忆。

本来也没啥,可孙醒“醒来”的方式,也就是由失忆状态到恢复记忆,居然仅仅因为女兵李晓给他读了一段《谁是最可爱的人》,也即讲述松骨峰战斗的纪实文章。这这这,说实话,我这个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的观众,虽觉得也并非全无可能,但在片子里确实“醒”得有点出戏。我还没搞明白咋回事,人就突然恢复记忆了,这多少有点让人怀疑智商被侮辱啊。

另一方面,孙醒太厉害了,厉害到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直觉我在看“抗美神剧”。讲真,看完电影后,我非常确定陈凯歌这个儿子是亲生的。

第二,陈凯歌和多数拍摄战争类电影的导演一样,喜欢拍摄那种一开战,志愿军就满地乱跑的画面。我能理解,很酸爽,拍的人爽,看的人也爽。但对于懂历史、懂战争的人而言,这就很尴尬了:我们的志愿军真的蠢到要如此打仗,这摆明了把自己送到敌人的炮口啊,这不是自杀吗。

一句话:中国志愿军不这样打仗。要这么打仗,别说赢美军,赢韩军都不可能。

第三,感情戏环节穿插严重,有煽情过度的嫌疑。煽情过度的表现是:影院里既有哭得稀里哗啦的,也有一上感情戏就憋不住想笑的。

这些感情戏里,最让人出戏的莫属吴专家了,这个研究武器的专家,特长就是炫他的白牙,然后只要他的烤瓷白牙一出来,观众就立马从五十年代回到了当下。

但这里要提出表扬的是父亲老李的扮演者辛柏青,他的感情戏很带感,他的表演充分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军令如山中夹着父爱的父亲长官,中国父亲那种看似批评实则欣慰的精髓,他也拿捏到位了。

第四,剧情有点老套,这种老套,从李想的一些镜头就能感受出来。比如,1营大合照里的人除了不属于这个营的李晓和孙醒,最后全牺牲了;李想夺回阵地后,大声说:“一防,我们一步也不会再退了”;李想出发前向父亲描述路线时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随后果然战斗到自己一个人死守……

电影里这样老套的剧情还有大把,其实,导演大可去真实历史里找细节啊,不必非得揪着这些老套的剧情来回倒腾。

第五,女兵李晓的很多戏份,也像硬加的。比如,李晓英语广播给美军听,搞心理战,拜托,志愿军在战场没那么神,我们的确有心理战,但铁原之战,没有这种心理战。

看到李晓众多戏份后,我严重怀疑导演是为了让电影有一抹女子红,才特意安插这么个角色。其实,只要内容精彩,没有美女,也无妨的。很多电影都是完全没有女性角色,但依旧极其经典。这里喊话导演:对自己的电影,一定要有自信。

第六,影片里有BUG,片中,敌人用坦克改装的推土机摧毁我们挖好的壕沟(防御工事)时,面对吴专家说的:“好搞,我们只要拿大火力攻他们,就什么都解决了”。吴专家得到的答案是:没有重火力了。

可结尾,李想牺牲时,竟引爆了一个军火库,那是全营的炸药,其威力之大,惊呆了众人。惊讶的重点在于:不是没重火力吗?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炸药,还那么多的反坦克手雷……啥情况啊?

影片最大的一个槽点在于:铁原之战,明明是全体63军189师死守的结果,最后演出来只有李想的一个营在战斗,功劳也像是他们营的。这这这,189师的其他牺牲将士如果泉下有知,哎!

但话说回来,这部讲述铁原之战的影片,其目的还是达到了:让今天的我们,知道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永远懂得英雄的含义,懂得民族之魂的意义。从这点来看,它基本还算是不错的。但综合前面提到了诸多拉胯点,只能7.5分,无法再多了!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抓娃娃》观后感1500字
  • 下一篇: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