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东京观后感
本片从多个人物角度出发,不同职业,不同阶级,甚至不同国籍以及不同性别,这里面有63岁还在上班的白领老爷爷,也有二十几岁却有着7年女优从业经验的姑娘。
通篇几乎都是极其强烈的对比,看似幸福美满两个孩子的宝妈,真实工作其实是夜店陪酒,我并没有侮辱这种工作,只是我诧异于他们身份转换的高度流畅程度,而没有任何割裂感
导演有一句话问的其中一位被采访者,这位被采访者是一位退役黑帮大佬,问的大意是黑手党的工作性质是否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答案
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似乎每一个当代的日本人都在工作中都有一些表演性质,似乎每一种工作,每一个身份都是一种角色,都不是真实的自我,那真实的自我在哪里呢?
在下班后,自己一个人的独处时间种,似乎只有在没有任何熟人,以及任何朋友的时候,才可以将真实自我,适当的,短暂的放出展示一下每个人都似乎有着AB两面
正因如此才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夜生活文化,各色各类的夜店,酒馆,等其他产业,全篇似乎展示的所有人和事物都可以从其中找出完全反义的两个性质特点
比如善良,邪恶,舒适,紧绷,快乐,孤独
诸如此类如此矛盾的反义词可以毫无割裂感的出现在AB两面当中,同时片子中也反复提到了孤独这个字,我想或许正是如此这般的跳脱的特质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才会有如此孤独的社会现象
本片也采访了两个流浪汉,流浪汉这个词甚至这类人群,只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或许他们完全不记得为何把路走成这样的
他们或许后悔,或许躺平或许释然
但同时他们也是压抑的人海当中的一员
压抑也是全片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似乎每个人都在很放纵的空间内非常拘束的控制自己的细节情绪,不会表达任何非常态化的情绪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演员,问起他们最喜欢的工作方式得到的答案都是,可以做自己的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或许这种机会太少,真的太少了
汪楠这个前任黑帮大佬他的戏份占据了本片的很长一段时间,同是东北人,他或许和我父辈年纪相仿,在他的身上可以感觉到东北男人的性格特点如健谈幽默,也同样能感受到日本人的行为习惯,如习惯性点头报以微笑等
他说或许每一个人都是阿q每个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不自量力的弱者这种感受或许是不分国界的在他人生经历中也可以看到日本90年代到如今的变化以及时代印记
从混乱中获利,也在平静中挣扎
从争斗的脱颖而出寻求存在感到从公益工程中聊以慰藉,他说了好几次,不是因为我个人觉得应该走正路所以我才做这些事,是因为我觉得在此中这些事里面我可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所以我才做这些事,满足感是个好东西,我认为无论任何事情工作,生活乃至学习如果不能带来满足感,那就是空洞的无意义的
满足感带来的快乐远高于在纸醉金迷中行尸走肉般的释放真我
但本片的结尾,有一个不幸的消息
汪楠先生,因为指使恶性犯罪行动被捕,善或许是对低位者,我们大部分人都只会对较自己低位者善良
当我们面对平位甚至位置高于自己的阶级位置的人时,似乎就不会有善良这种东西这种事情不分国界也不分职业
梁山好汉,似乎这四个字可以形容汪先生的人生经历
人这一生,或许要经历很多表演,或许有的时候要上山,有的时候要下山
但重要的不是最后的重点而是你这一辈子有没有好好的做自己
但世事无绝对,人也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结果
种下的因就是结下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