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观后感
哪吒他顽皮、有勇气,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哪吒出世便拥有法宝,在水边游玩时有拔龙筋一事,重塑肉身与仙翁对战。哪吒他本领高强,在电影中是有情有义。《哪吒2》本次的成功更是可喜可贺的,它开启了动画的新征程,也是教育新一代孩子的好作品。“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运抗争精神映在眼中。哪吒的母亲殷夫人也是爱孩子的,一个英姿飒爽的母亲,一个不屈不挠的榜样。我认为《哪吒2》改编得十分契合,既有人心所向,又有热血沸腾的情节“向死而生心不悔,不服天命听本心”赤子之心是最难得的品质,尤其是在时间的消磨下。愿我们都能坚持本心热爱生活。
春节期间 ,我进入了一个充满热血与奇幻的神话世界,有了新的人生感悟。
总有着“魔童”称号的哪吒,即使被世人误解排斥,可他在东海龙族前来复仇时始终坚持自己初心和他们抗战到底,坚韧执着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
本片中“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一句使我久久不能忘却。从开始申公豹的出现我们的刻板印象会觉着他是坏人可他一次次行为让我们心中对他的印象反转,看完之后我心里竟对他有一丝愧疚。我想在我们生活中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臆断可是未知全貌不给予评价这是这部电影给我上的最大一堂课。
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感触颇深,临行前不好意思和妈妈拥抱殊不知是最后一次道别。仿佛是我们上学时妈妈万分叮咛,我们也不好意思拥抱只是摆摆手。在妈妈去世前他始终是个顽皮的孩童形象扎着两个丸子,可是妈妈去世后在没人给他梳头发他也逐渐变成大人模样。影片中没有用力过猛的去炫特效而掩盖住了这些细腻真实的情感。
世人眼光各异,唯有哪吒母亲,从来没在乎过是魔是仙,只在乎是她的儿。我感觉魔和仙仿佛是当下成绩的好坏,孩子只是答错了题,并不是做错了人,榜上无名,并不是脚下无路。父母的爱本就不一样,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爱是保护,更是放手,当孩子无能为力的时候,父母为他们保驾护航,当孩子有了自己的选择时,体面地退出,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当然我们也要勇敢的表达爱,趁父母未老,让我们用爱包裹日常。
“仙家的边角料,却是家乡的小骄傲”。申公豹,像极了那个从村里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他只不过就是努力修仙,一心想要光宗耀祖,获得门派认可,他并没有做过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也绝对谈不上坏。他怀揣着光宗耀祖的梦想,因没有背景,只能靠着拼命讨好领导、干尽脏活累活,可命运却从未对他温柔以待。他一边向命运低头,一边又咬牙与命运抗争,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
我也明白世间并非非黑即白,妖族誓死改变命运,魔道中人也有善良的一面,仙界中人也藏着阴暗的心思。“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是对旧秩序的反抗,在面对命运不公时,敢于挑战权威。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不要被他人定义,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哪吒面对偏见与误解,但他勇敢做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
首先,值得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去看这个世界需要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其次,没有绝对的善恶,没有永远的好坏,不过是因势利导,良性选择,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当时身在电影院的我内心被深深震撼仿佛跟随哪吒一同踏上了那波澜壮阔的神话之旅,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以一敌万,再无留恋,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当你看见申小豹死后,以为是申公豹屠的城,这场电影他已经赢了,哪吒二也见证了母爱的伟大,在电影情节中,在去天宫的时候,殷夫人的想抱哪吒的情节其实已经为下面的情节做了一点铺垫,在哪吒一的时候,殷夫人并没有嫌弃哪吒是魔童,只认为是自己的孩子,哪吒一哪吒咬母亲手的时候没有松开,正好对上哪吒二哪吒中穿心咒,而穿着盔甲的敖光在拥抱敖隐的时候不自觉的往后退了几步,而身为母亲的她,却没有避开,而是想在最后一刻抱自己的孩子,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人生是自己来决定的,而不是被安排的。“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哪吒第二部里觉醒意识愈深。起初,是哪吒不让“天命”主宰命运,不接受命运强加给“魔丸”身份。最后,是他压根不需要外界来定义身份,魔丸,又怎样?是谁来定义魔丸是坏的,仙人才是好的?
电影前半部的哪吒表面上吊儿郎当,但对于自己“魔丸”身份仍很介意。听到别人对自己容貌的贬低,心里难受,拆柱欲揍;看到已经成仙的两个哥哥时,会焦虑不安,生怕哥哥们不喜欢自己,羞于相见;在第二关与申正道对决前,因他夸奖自己写的诗欣喜不已,也因他说有美颜之术而倍感兴趣。他在内心里也希望成长为一个名正言顺的“仙人”。
但后来,随着仙界“面具”被逐渐撕开,哪吒的内心也在不断质疑着这一套秩序,仙界认为的好,就真的好吗?仙真的就比妖魔更高一等吗?
凭什么,他非要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人面前自证,满足那些莫须有的规训?直到最后他发出撕心裂肺的呐喊,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看电影时不仅是哪吒完成了自我的意识觉醒,作为读者的我,作为观众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否定、消极。但如果我们没有认知到自己很好,就总会陷入自证的陷阱,在别人不断的规训中,总会在心底给自己打一个问号, 但是我们无需被任何人定义。就像大张伟曾说:“一朵花是不需要花店的,而花店需要花。”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就去反抗规则。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光阴如梭,假期围读已到尾声。由于柠安、空山、向春山、简单、清风、泽羽几位的鼎力支持,围读开展的十分顺利。虽不知道对他们是否有帮助,但对我本人来说获益匪浅。首先,这件事督促我变得更自律,紧握住了假期的些许时光。其次,在围读中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此外,阅读大家的看法时往往能有所获。
笔至此处,甚有不舍之心。然“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只能遥祝诸君:天地高远,扶摇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