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举证》电影观后感
最近去看了电影《初步举证》,之前在豆瓣上刷到过这个电影,主要讲身为辩护律师的泰莎站到证人席上,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1️⃣这是一部英国戏剧的专业演出录像,戏剧表演中主演只有一个人,全程用肢体语言、表情神态、台词、道具和灯光引领你进入主演口中描绘的场景中。
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为大多数电影都是以特效、画面冲击力著称,不带脑子的看画面和肯定是更轻松的(也是为什么短视频比报纸能更吸引人)。因此,观看这部戏剧录像也有一道小门槛。
观看主演表演时,长时间的台词、表情以及层层递进的情绪让我对主演油然而生一种钦佩之情。要做到这样实在是太厉害了!
无实物表演还能让我代入这个场景,一个人记住一个多小时的台词,还能抑扬顿挫的表演出来,台下肯定练了很久,基本功得多扎实啊!
2️⃣影片中,泰莎在和男律师温存过后,被他捂嘴粗暴对待,感觉到痛苦和伤害。经过迷茫和徘徊后,她选择报警。
这一点让我感觉到违和。
为什么会违和呢?
因为我在想,如果是我生活中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说:就这么点小事,就报警啊。至于么,也太小题大做了!
然后这件事就会被归于夫妻情侣家庭内部的事情,不了了之了。
我甚至在想,如果我是主演,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我也会在内耗迷茫。
我会想:是不是那一刻我做了什么动作,让他误会了才这样对我?
是不是我太敏感了,这就是两人相处间正常的摩擦?
是不是我应该忍一忍,这一次就算了,下次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对我了?
我有勇气走到报警这一步吗?
不,我肯定没勇气去报警。
不仅我内心会劝我忍一忍这一刻的屈辱,忍一忍我的前途和未来就不会被披露的隐私所遮蔽,同时我的周围也会有更多的声音来诘问,来劝告,来荡妇羞辱。
然后,我就选择沉默了。
但我同时又想到新闻,那条女大学生状告迪斯尼并胜诉的新闻。
一位名叫王洁莹的女大学生,她是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
在2019年,王洁莹因为不满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规定而起诉了迪士尼。她认为这一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与迪士尼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不一致。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迪士尼同意修改相关规定并对外带食品的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赔偿了王洁莹购买零食的费用46.3元人民币。此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被认为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次胜利。
此外,王洁莹还因为在此次事件中的勇敢表现获得了中国消费者协会颁发的“啄木鸟奖”,该奖项旨在表彰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网页查询
王洁莹在面对迪斯尼禁止携带零食的规定前,没有忍一忍,而是选择不忍了,直接诉诸法庭。
当然这也与她本身是一名法学生、法律条款的支持(前有KTV禁带酒水被判违法)、社会共识的背景有关。
但每天进出迪斯尼的游客那么多,那么多人都忍了,她选择不忍,因此迪斯尼也为她调整规定,世界为她让道。
如果所有人都选择忍耐,那么你就没有机会在学校里安静读书,你会在家里缝衣服衲鞋底割猪草,会在十七八岁被婚配嫁娶,会在二十多岁无法避孕导致要么产子要么流产,会在三四十岁就走向生命尽头。
这个世界不会进步,只会一直重复在五千年的封建社会里。
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忍,行使你的权利去维护你的权益,去告诉这个糟糕的世界,你是多么的爱这个世界,但都被这个人/事毁了!
你是在帮助这个世界进步!
3️⃣对调一下视角,这事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类似两个人一起玩猜拳,输的人被打手心。本来是有来有往两人玩的很开心。
在几次你来我往之后,突然乙加重力道,把甲的手都打肿了。
乙是故意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TA也许只是想试一试加大力道会怎么样,甲会不会哭?也许不知道加大力道会对甲造成什么伤害?
但那一刻,TA心中是有一丝恶意的。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恶意,我也有。不只是曾经,现在,甚至未来,我觉得我都会存在恶意。
坦诚地说,我不仅对陌生人有恶意,对身边人也曾存在过恶意。因为嫉妒,因为虚荣,因为贪婪,因为傲慢等等(就不举例说了)。
我也喜欢一句话: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人生而为恶,教育使人向善。但有的文化环境也会助长某些人的恶,因为恶在这个环境中没有收到惩罚,就不会得到强化,自然也就不会收敛。
而下手那一刻加重力道,乙将那一丝恶意体现到行动上,表现了出来,自然也就对甲造成了伤害。
甲选择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