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你行你上》观后感1000字

发表于2025-07-19 10:4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你行你上》观后感



后悔昨天的冲动,说看完《你行!你上!》也要写一篇观后感。
昨晚观影前,看到恒同学发过来的洋洋洒洒两篇观后感,三千多字,我就知道和一个姜文的死忠粉飙文字,真是大可不必。
看电影本是为了消遣,一旦决定写影评就得审视,你说这不是深更半夜加班加点做语文人吗?虽然我告诉学生语文无处不在,你学任何学科都是在学语文,而你学语文是为了托举人生,你说梦话也是在践行语文理念……但是写影评是要观点、态度输出的,我对姜文就像姜文对我一样,不重要。
记得脱口秀演员赵晓卉曾分享过自己作为五月天粉丝的追星经历,她提到为了不让别人听出阿信在演唱会上唱走调,自己一定会大声唱满全场。
恒同学大概就是这样,姜文之前最近的电影是拍摄于2018年的《邪不压正》,距今已经7年;恒同学说《让子弹飞》实在太惊艳,等待太久终于还是来了,姜文不欠他的,就算不好看也愿意为情怀买单。他预设《你行!你上!》会不好看,依然支持和热爱,赵晓卉用血肉之嗓覆压爱豆的“走调”,把自己唱成孤勇者——是的,粉丝就是这样“奋不顾身”,把“不重要”变成了一厢情愿的重要,把“众乐乐”变成了“独乐乐”的狂欢。
我羡慕他们的“盲目”,我以为自己清醒……
可是看了恒同学的观后感,看了赵晓卉的履历,我才知道盲目的是我自己,迷之自信的一直是倚老卖老的我自己。
看《你行!你上!》,从姜文的世界路过,我一直高度警惕,因为恒同学看完之后,几乎敲碎我的微信对话框,一言以蔽之“太他妈好看了”,这算什么影评?如此忘乎所以、滔滔不绝,到底共情了什么?难道是父子关系、家庭教育、成功学的俗套?我在狭隘的池沼里淹没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的专访。
观影后恒同学立马召开视频会议,40多分钟,这小子神神叨叨,喋喋不休,后来想想,大致就是他观后感的内容。今天早晨六点钟,我来到城市书房,认真阅读了两篇观后感,文风那叫一个质朴,不矫揉不造作,不买弄不玄虚,有观点有态度,有情怀有共鸣,恰若我对《你行!你上!》的观感。
姜文的电影我也算看个七七八八,实话实说,除了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充满强烈的个人记忆色彩和时代印记,兼具浪漫主义的诗意与粗粝的生命力,深得我心,其它……倒是1986 年,由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的《芙蓉镇》那句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台词,摄人心魄。我承认我只是把电影当电影看,把姜文当姜文看。
可是恒同学对姜文的热爱、了解和理解,让我明白从此为人父母能生命“陪伴”不扫兴就好,精神干预,大可不必。亲与子最好是两条平行线,不相交,也不远离,且在各自的轨道上都有双向延展的勇气和可能。
姜文电影里的“爹”往往都扮演着革命、前卫、成熟、独断、特别的形象。一方面作为电影中年轻主人公的榜样和引领者,另一方面又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期待着下一代的超越和自我的反省。与其说郎国任最后那一巴掌扇得莫名其妙,不如说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姜文不需要铺垫也不需要理由,五千年的历史和近现代的经历已经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明白了:你是想让你爹扇你一巴掌,还是想让外人打你一顿?

       姜文不在乎自己到底是不是爹味,他只是拍出来告诉你:这一巴掌老子打了,你认不认也得认。你愿意说我有爹味那我就有,你觉得我是另有深意也没问题,问题在于这巴掌打完之后你该怎么做,你要怎么做?这里的爹可以是中国五千年沉甸甸的历史,可以是现实生活里我们那个或好或坏的父亲,可以是近现代党和国家的成长历程。姜文不否认父亲的粗暴、固执、权力,姜文肯定父亲的付出、伟大、意义。他只是告诉你你爹就是这样的,你爹要改变是你爹自己的事,你要是看不惯他或者想超越他就——你行!你上!

朗朗的天才之路就是共和国和共产党的成功之路!从封建社会直接到社会主义跨过资本主义,这种社会转型是天才的不可多得的;21建党49建国仅百年时间就取得当今的成就,黄金之路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上蓝色文字,节选自恒同学《姜文的世界——<你行!你上!>观后感(二)》。

导演未必然,观众未必不然,或许导演也期待这样的共鸣,就像一个母亲期待儿子创造的未然。

从姜文的世界路过,我能看到恒同学精神的一角——就行,可上!

所以这不是一篇《你行!你上!》的观后感,是观后感的观后感。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当幸福来敲门》电影观后感1100字
  • 下一篇:长安的荔枝电影观后感14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