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1300字

发表于2025-08-10 09:59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他乡的童年》观后感



今天上午,抽空看了周轶君导演的作品《他乡的童年》第一集——日本篇。感受他国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收获颇丰。



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以下几句话:



第一句:

“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早晨的时间是尤为重要。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去发散燃烧自己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的生命的苏醒。” 



早晨是释放能量、开启新一天的最佳时机。孩子们通过适当的运动或简单的伸展,可以帮助发散精力,提升身体活力。



从小培养孩子重视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有了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创造未来。



第二句:

“做事情要做彻底,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为止做完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把它做完整,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



第三句: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自己的表情,不要忘记展露自己的笑脸,是每天随时随地都会来提醒自己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但他们非常敏感,能通过大人的表情、语气和肢体动作,快速感知情绪。



其实,不管身为哪个阶段的老师,我都认为表情管理特别重要。一个真诚的笑脸,能给学生传递安全感、接纳和喜爱,这种力量远胜于语言。回顾我与学生的相处,之所以他们愿意亲近我,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我爱笑,和蔼可亲,喜欢和他们打交道,愿意深入了解他们,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和他们成为朋友。



一个微笑,能让孩子安心,敢于表达自己;一个温和的表情,能化解孩子的紧张和不安。老师的情绪稳定,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定海神针”。



第四句:

“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从表面上看,是父母在管教孩子,塑造孩子,担当孩子成长路上的老师。 但实际上,是孩子在做父母的摆渡人,帮助我们修正不足,完善自我,成为合格的大人。



其次,育子先育己。你往高处飞,孩子也紧随其后。记得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如果家庭教育是树根,孩子则是树上的果实。假如根基不厚,没有足够的养分,却期盼树干茁壮、硕果累累,这很不现实。



白岩松也曾说:“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要想孩子好,首先父母得提升自己的修养。



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就是日本的教育,对“真实”与“自然”的坚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启示。



正如那位园长所言,孩子通过“玩水、爬树、种植、喂养”等亲身体验,让他们构建起扎实的“生活感”。这背后,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知识的获取,不应止于书本和屏幕,更源于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和感知。



园长所说的“完美的童年,有选择是最重要的”,更是点睛之笔。这里的“选择”,并非指物质上的丰裕,而是体验上的自由——让孩子有权选择触摸粗糙的树皮,而非光滑的玻璃;选择感受汗水的咸涩,而非虚拟的胜利。这种选择权,是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和感知能力的基石。



在数字时代浪潮下,虚拟世界以其即时反馈和绚丽特效,正无情地挤压着孩子们体验真实的空间。当“在自然中撒欢”从童年标配变成一种难得的“奢侈”时,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想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



因此,为人父母,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提供物质,更是成为连接孩子与自然的桥梁。主动地带他们去探索、去感受、去敬畏,让大自然成为他们最广阔的课堂和最治愈的乐园。这不仅是为童年留下回忆,更是在为他们一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力,播下最坚实的种子。


① 对于孩子们的生活来说,早晨的时间是尤为重要。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自己身体的节奏,去发散燃烧自己的能量,感受身体中的生命的苏醒。



② 先看,再触摸,然后去感受,再去想,然后再去问。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让小孩子自己慢慢去体会。



③ 做事情要做彻底,把事情做到最后一步为止做完整。



④ 如果是有兄弟姐妹的话,会互相抢东西。如果是正常东西的话,就总是会有输赢。要教会他们自己的东西自己要保护好。



⑤ 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互动,都是教育孩子的道具。



⑥ 让他们(小孩子)看到真实的东西,就能够学的更多。



⑦ 并不是让所有人像机器人一样做同样的事,而是每个人之间都能产生回响,继而产生集体的共振。



⑧ “累了”听上去像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表达,但是我们人身上是会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疲劳”的。竭尽全力激发自己的可能性,然后感叹一句“啊,我好累啊!”其实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喜悦感的。



⑨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认同每个人的差异的同时,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氛围和回响。



⑩ 有一种叫做“令人舒服的速度”的说法,我们不会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小孩子所以就采取简单易懂节奏缓慢的教学方式。而是选择一种从小孩子的生理心理情况出发,最适当的律动、节奏、反复。这3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⑪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首先不能忘记的就是自己的表情,不要忘记展露自己的笑脸,是每天随时随地都会来提醒自己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⑫ 幼儿教育不单单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包含了父母、监护人、地区、社会等元素组成的大型社会构造中来思考。



⑬ 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1400字
  • 下一篇:《浪浪山小妖精》观后感14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