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1800字

发表于2025-08-21 08:43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电影观后感


近日,《南京照相馆》上映,我们全家人去影院观看。看完后大家都感到压抑,陷入一种难以言传的沉闷。沉淀了几天后,我梳理了自己的一点观感,写在下面。

(一)日寇的凶残狡诈

和其他反映侵华日军暴行的影视一样,该片也再现了日寇的残暴,但该片用照片的形式把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残暴显得更集中、更血腥、更残暴、更令人发指。

首先是大规模屠杀镜头。影片中出现过几次此类场景,令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一是冬日江边寒风吹拂,江面鲜红的粼粼波光向远处荡开,令人触目惊心,那是屠杀后中国人的鲜血染红了江水。另一处是日本鬼子强行驱赶大批被反绑双手的中国平民往江边走,黑压压的一大片。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都有。他们背后是黑洞洞的枪口,整箱整箱的弹药,凶残的鬼子叫嚣声,汉奸的帮腔声。密集的枪声响起,重机枪子弹带不停地输送,中国百姓像被割倒的麦子一般成片成片倒下,发出凄厉的惨叫哀嚎,尸体枕藉,血流成河涌入江中,有的尸体直接被长江冲走。这时影片给了汉奸王广海一个特写镜头,他开始是背对被屠杀的老百姓的,此时他悄悄扭头看,只一眼,便面目扭曲转过身,腮帮子抽搐不止。他的表情从侧面反映了屠戮的惨状,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

片子中还有先诱骗后杀戮场景。日寇一边宣称他们遵守《日内瓦公约》、优待俘虏,一边把中国军人骗出来,就地杀害。鬼子还采取威逼式屠杀的办法。他们通过辨别手掌茧子、肩膀和额头上的压痕找出乔装的中国军人,威逼他说出同伴,抓到后一起杀害。

其次,影片再现了日寇士兵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百人斩”杀人比赛的场景。这两名日本鬼子举着屠刀互相炫耀各自战果,彼此不服,又确定新的杀人目标,把原来的100名提高到150名,看谁先达到。这两名鬼子还恬不知耻地让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给他们合影,也在客观上留下了他们犯罪的证据。

第三就是摔死婴儿的镜头。日寇强迫民众参加庆祝攻克南京入城仪式,一边在杀人,一边在强迫饥饿、恐惧、绝望的中国百姓微笑合影,营造“日中亲善”“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喜庆氛围。拍照的时候,一名妇女怀中的婴儿因为饥饿啼哭不止,伊藤秀夫烦躁地说“太吵了,让他们安静点”。一名日军士兵立即从该妇女怀中夺去婴孩,使劲摔在地上,婴儿的哭啼停止了,世界死寂了,人们更加惊恐了。还没有完,汉奸王广海为讨好日军,又把死婴塞到林毓秀怀里,让他和苏柳昌扮作一家三口微笑合影,制造南京居民热烈欢迎日军的假象。荧幕外的我们发现他们的笑容比哭相更难看。日军第六师团司令官看到这张照片很满意,认为可以向世界证明日军侵占南京是得人心的,这张照片也让他想起他远在东京的妻子和孩子。这时镜头从林毓秀三人合影转到司令官和家人合影上,两张照片上的人都在笑,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辛辣的讽刺。

第四是凌辱中国妇女。林毓秀是剧院演员,被日军强迫唱歌,日军还要她边脱边跳,并且上前拉扯推搡。后来林毓秀再去剧院为鬼子唱戏,回来后衣衫不整蓬、头发蓬乱、鼻青脸肿、满脸血污,影片没有播放鬼子怎么凌辱她的,但是观众可以共情得到。令人惊骇的是,日本鬼子大白天公然裸体在街上追逐强暴妇女,一名妇女旗袍下半身已经被撕扯得破破烂烂、凌乱不堪,挣脱出来向坐在摩托车上的王广海求救,又被日军淫笑着抓走。日军兽性大发,连小孩都不放放过。照相馆老板金承宗的女儿大概不到十岁,就被强暴并且残忍杀死。另外,日本鬼子还建立臭名昭著的慰安所,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泄欲工具。影片镜头转到慰安所,有的鬼子满意地提着裤子从房间出来,有的鬼子光着上身悠闲地在院子里抽烟。此时,一名头发乱糟糟、衣衫凌乱的妇女出现,她东摇西晃见人就上前搂肩搭背,说“欢迎光临”,连鬼子见了都避之犹恐不及。她显然是一名惨遭蹂躏进而发疯的慰安妇。鬼子兽欲难填,还闯入安全区,当众施暴,并掳走50名女护士,还胡说什么“让她们去更好的医院服务”。

日寇血腥杀戮施暴的目的在影片中有提及,就是以此威吓中国人民,瓦解中国人民的斗志,使之放弃抵抗尽快投降。在影片最后审判日本战犯时,南京大屠杀刽子手之一的谷寿夫还无耻地叫嚷,正是因为南京守军没有尽快停止抵抗,才造成了更多平民伤亡——他居然把屠杀责任推到中国头上。

日寇除了凶残,还有狡诈虚伪。

伊藤秀夫对苏柳昌先是利用,利用他冲洗照片进行舆论宣传;在学会冲洗照片后,伊藤秀夫马上目露凶光,要杀苏柳昌。在苏柳昌还有使用价值时,伊藤秀夫对他花言巧语“我们是朋友”“君子一诺千金,我会给你发离开南京的通行证”。后来伊藤秀夫“守诺”给苏柳昌通行证,却早已给关卡鬼子说见到苏柳昌就杀死,因为苏柳昌见到过日军屠杀的照片,不能留活口。后来发现“朋友”苏柳昌把通行证给了别人,伊藤秀夫立即痛打“朋友”。汉奸王广海是日语翻译,在伊藤秀夫眼里不过是条狗,给这条“狗”也不给吃饱,让他到处觅食,并且在“狗”咬主人时,他毫不迟疑,当头一枪打死了这条“狗”。

日本第六师团司令官标榜“日中亲善”,“亲善”的做法就是把“天下为公”的匾额涂改成“武运长久”。他用毛笔手书“仁义礼智信”来伪装自己,他每写一个字,影片镜头就跳跃到日军各式各样屠杀中国人的场景上,与手书内容形成巨大反差、强烈对比,直触人心,撕下了日寇伪善的面具。

日寇的血腥暴力残忍,隔着荧幕也刺激了观众,当时我就听到了影院中有压制的惊叫声。开始我们担心小孩不宜,看报道好多小孩也去观影了,我们就把两个孩子都带去看。看完后大宝没什么事,二宝则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半夜醒来害怕,跑到我和她妈妈的房间,挨着妈妈还是好一阵子才睡着。

日寇的凶残,一者是自视为高贵的种群,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漠视中国人的生命,比如伊藤秀夫说“支那人的事不重要”,口口声声称中国人为“支那猪”。二者是为了刺激日本士兵的士气。三者则是为了消解中国军民的抗争,当然这一点适得其反,它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杀敌报仇、驱寇出境的斗志。

《南京照相馆》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强才能民安。最近有两幅对比图片极为震撼人心,一张是2024年海军开放日时,青岛港中国军舰上一个小孩在休息;另一张是1937年日军空袭上海南站时,在残垣断壁的背景下,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全身污浊嚎啕大哭。两个小孩年龄相仿,境遇悬殊,让人感慨。近些年,有的国家动荡不安,我国撤侨组织能力、行动能力世界第一,海外华侨坐上祖国派去的飞机、军舰,感动地落泪,不停地感谢祖国。今年在中东海域,有大量外国轮船悬挂中国国旗以求安全通过,此事也说明中国国际实力和地位大大提升,不仅能救己,还能助人。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死亡诗社电影观后感1200字
  • 下一篇:《捕风追影》观后感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