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观后感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电视上聆听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观看了《9.3大阅兵》,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使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
会议从9点开始,天安门广场气势恢宏,广场上,人山人海却井然有序,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飘扬,鲜花五彩缤纷,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从空中俯瞰,广场中“众”字造型观礼台蔚为壮观,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扬奋进。
接着大会开始,全体肃立,80响礼炮齐鸣。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矫健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国旗、全体唱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
9时15分阅兵仪式开始,标兵就位。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检阅,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军仪仗队,接着是13个徒步方队,即陆海空方队、火箭军、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资源、联勤保障、武警部队方队,预备役、民兵、维和部队方队。他们军容严整、意气奋发,身着笔挺的军装,迈着整齐统一的步伐,宛如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每一位战士的眼神是那么的坚定,神情是那么庄重,展现出军人的风彩和自信,展示出军队的战斗力。仿佛在说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1个战旗方队,有5面军旗和刘老庄、即墨、杨靖宇、老虎团、朱德警卫团、左权独立营、白刃格斗英雄连、狼牙山五壮士、夜老虎连、百战百胜、战斗英雄等80面战旗交相辉映,吸引着场内万人瞩目。80面战旗猎猎,铸就血色丰碑,巍巍史诗,激荡强军征程。80面鲜红的战旗,闪耀着英雄的荣光,引领钢铁洪流滚滚向前,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接下来是装备方阵缓缓驶过,有陆地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战略打击群中的22个方队。尤其是坦克、铁甲战车整齐列阵、威风凛凛。这些装备和武器,都闪烁着金属光泽,散发出强大的威慑力。
最后是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揭开阅兵分列式序幕。预警指挥机、特种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加油机、歼击机、教练机等梯队战机,在天空中盘旋飞行,翱翔在万里云空,展示着空军的力量,以及海军的舰艇编队。它们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轨道,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由我们守护,绝不允许侵略者踏进半步。”
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军队的一种检阅,也是向国内外展示国家实力和军队形象的窗口,也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宣示。
阅兵结束后,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歌唱祖国》的激昂乐曲响彻整个广场。
看了 隆重而 壮观的阅兵场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使我难以忘怀。给我上了一堂震撼心灵的历史课,不禁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这次阅兵,不仅仅是在北京天安门,而是在中华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一段历史,展示着一段历史,铭记着一段属于中国的历史,历史不只是用来书写,更多的是让人永远铭记。
曾记否,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无数的热血身躯,共同筑起了不朽的丰碑,中华的历史也因他们,更加丰富深刻。那力挫进犯倭寇的传奇,以弱胜强,以土敌洋,以手榴弹战胜飞机炮弹的壮举,更是书写了战胜消灭日寇的神话。
我们有理由为祖国自豪,为那些为了人类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及世界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自豪。
我们的祖国,走过了风雨如磐,走过了万马齐喑,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已经重新开始,正在书写它辉煌的篇章。
我们的军队,不再是黄米饭、南瓜汤,不再是小米加步枪。如今是陆地、海上、空中,无不绽放着强军强国的梦想。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遭受欺辱蹂躏,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页页屈辱的历史,警示着我们,要把富国强军的号角吹得更加嘹亮。
当然,我们也不必将和平之树,根植于仇恨的土壤,只有心存和平发展之光,前行之路就会更加宽广、敞亮。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可以在仇恨与热爱中改变民族的命运。
时间这把尺子,丈量着这80年的光阴,迈过苦难的门坎,发展的中国如此丰盈。响亮的目标,掷地有声,就算有风吹过,他们将会站得更稳,就像在大地上钉上一根钉子,就像我仰慕的一座座雕像,就像我追随的一座座丰碑。阳光之下,才会有更多的繁花似锦;温润之上,才会有更多的晨露鸟鸣。这就是我们可敬可赞的中国军人,他们是中国人民的守护者,国家安全的维护者,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长安街的梧桐叶,记录着受阅将士们的汗水,这些晶莹的汗珠,终将汇入历史长河,托举起东方巨轮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