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1000字

《三国的星空》观后感1600字

发表于2025-10-04 11:0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光辉与挣扎——《三国的星空》观后感

《三国的星空》观后感



  光辉与挣扎



前言



国庆假期去看了《三国的星空》,感觉总体而言还是能值回票价的,但是确实不能作为一部考究的历史电影来看。此处仅基于电影部分人物发表个人感受,人物塑造也是出自电影本身而非真实历史,请勿较真~



O1

人物篇





刘协:皇权式微,明珠蒙尘

在我看来,电影对刘协的塑造还是比较饱满的。九岁登基,十岁时他就已学会藏拙。即便是在最该信任的常侍面前,他也不敢放下警惕。看书是要躲在屏风后面的,人前是要装作睡眼惺忪的。似乎在太早太早的时候,他就被猝不及防地推向了宿命。

十四岁时,他着冕服登上祭坛为万民祈雨。然而,天空中一丝云都没有。于是,有人挥鞭向“罪人”。看着这一幕,他惊愕,他不解,他质疑,却被告知罪人之血能够感动上苍,引来甘霖。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国库的粮一批批往下拨,饿殍却是只增不减。如若他们有罪,那他这个身在这最高位却无法护佑子民的傀儡皇帝,才是最大的罪人。于是他以自身为祭,向天公昭示诚意,想要以此求得甘霖。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带有自毁意向的献祭。在权力漩涡中,他只是一片飘荡的浮萍,无法自主,更无法渡苍生。既如此,唯一能主宰的,便只有这尊贵的帝王之躯了。

“臣协,薄德寡能,以受惩戒,恳请皇天上帝,降下甘霖,以解苍生万民之不幸。”

俄顷,乌云漫卷,大雨如注。他望向那阴沉的天幕,此时他是否信了天命呢?若无天命,为何应愿降雨?若有天命,为什么又如此摇摆不定,在群雄并起的时候听不见他想要安天下的心声,在烽火连天的时候听不见生灵的哭喊?


可是,回答他的只有雨声。他看向祭台下欢呼的人群,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也许就在这个祭台上了。千钧的责任化作冕冠,又如同咒语,把他困在这方寸之间。无论天意是否垂顾,他都只能向前走下去。倘若不再有及时雨,那他只能独自走向宿命。

后面看到刘协在草席上醒来的一幕时,我就觉得这个画面挺有意思的。时代的形势就如同这清晨的阳光,突然倾泻而下,不容置喙地击碎所有美梦。

他也曾是见过鲜花着锦的。那时他把好奇的脑袋探出帘子,便看到了春光绚烂。那是热闹的街道,是嘈杂的市井,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每个人脸上的喜悦和满足凝聚成的、最为生动的烟火气。我想,正是这样年幼时的惊鸿一瞥,构成了刘协内心最为纯净的桃花源,也成为了后面他一个人在历史的甬道中踽踽独行时那一束微弱却不灭的心火。

然而,那政通人和、灯火辉煌的洛阳,只是乱世之中的一张草席,是童话中过了十二点就会失效的魔法。当那些阴诡的算计、凉薄的人心随着命运撕开夜幕汹涌而来时,个人蜉蝣之力又如何能阻止呢?



袁绍:矜愎自高,耿介不凡

汉末三国时期,家世门第与人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而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举止优雅,行事虽任性却磊落,配得感也是极高的。

幼时他和曹操对于“香炉”的态度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我看来,香炉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权力。面对追来的人,形势已经万分危急,此时曹操已经决定要弃香炉保全自身,袁绍却仍不愿抛下手中香炉。从这里的反应来看,电影中的袁绍可能属于打定主意就很难被说动的类型,相对而言,曹操可能更善于应变一些。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再感叹袁绍的生活真是精致。冀州鱼脍、幽州貘炙、青州太羹、并州羌煮……这就是古代的烤肉和火锅吗?飘飘洒洒的紫纱、意气风发的红色战袍,还有方领圆领的讲究,饮食起居全方位展现了精致的贵族生活。我觉得如果袁绍生活在现代,把每天的生活拍成VLOG,配上这盛世美颜,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百万粉的自媒体博主。


在我看来,电影中的袁绍行事是守“君子之道”的。这可能是因为,从小接受贵族教育的他,打心底里就不愿也不屑于使用蝇营狗苟的手段。这点从“官渡前宴”这一情节就可以看出。其实我偷偷揣测过他会不会在饮食里动手,但事实证明,确实是我太阴暗了。

他不仅仅没有下毒,反而告知曹操衣带诏之事。看来,他只想光明正大地赢。他只要技不如人的成王败寇,不要暗箭伤人的胜之不武。

那么他为什么输了呢?我认为,电影中的袁绍(叠甲:我指的仅仅只是电影里的形象)可能输在太过执拗且傲气了,因此低估了对手,也高估了臣下的忠心。

但,即便走到了山穷水尽、众叛亲离的地步,优雅如他,也不可能声嘶力竭地怒吼,或捶胸顿足怨天尤人。他只会慢条斯理地对着镜子整理衣冠,再缓缓走出去,并对抗着身后的推搡,保持背脊挺直。他是无论何时都要守住一份傲骨的人。



O2

配音篇





在我看来,配音演员的诠释都十分精彩,让角色的魅力更加丰富、有层次了。

檀健次配音的曹操,从35岁到45岁,活泼稚气渐少,沧桑稳重渐增,一首《观沧海》如同翻阅史书,每一个韵脚尽是岁月的厚重感。路金波配音的袁绍,非常贴合骄矜高贵的人设,语气间带有上位者的气势。旺旺配音的少年刘协,既有少年心气的清越明澈,又有愁思无尽的低沉暗哑。其余还有清秀通雅的荀彧、轻狡反复的董承,都构成了三国画卷上不可或缺的一笔。



结语



如今,当我们以全知的目光去回顾,或许会嗟叹为何当时他们没有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并设想另一种可能:如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然而,或明亮或隐约,他们都只是探索自身轨道的星。

没有任何一颗星星能预知自己的命运。

也正是群星的闪烁起落,才构成了最为璀璨而又变幻万千的,三国的星空。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返回观后感1000字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志愿军·浴血奋战》观后感1200字
  • 下一篇:震耳欲聋观后感1200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