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观后感
昨天去看了《东极岛》。东极岛是一个小岛,故事的男主人公和他的弟弟都是孤儿。
当时,他们被岛上的老大从海面上救了起来。不过,岛上的居民都反对老大救他们,因为他们身上的印记表明他们可能是海盗的后代。
但老大还是坚持收留了他们。老大对他们有个规定:一个住在岛的南边,一个住在北边,生活互不相干。
就这样,两兄弟在岛上长大了,他们的游泳技术非常出色。
后来,大哥和老大的养女相恋了。男主人公觉得,这个养女和他是同一类人,彼此很有共鸣。
之后,日本鬼子攻占了这个岛。男主人公靠给日本人进贡,获得了出海的机会,而其他人都不能出海。他比较懂世故,所以能抓住机会出海。
通过出海,他攒够了老大的养老钱,还搜集了很多酒,捕了不少鱼。两兄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直到有一天,日本人攻打了一艘英国船。鱼雷击中船只后,有个英国人被冲到了海上。
哥哥本来不想管这件事,但弟弟认为那是一条命,应该救人。
于是,他不顾哥哥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把那个“洋鬼子”拖回了家。
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还是用手势和简单的方式沟通。
后来,弟弟还请来了教书先生帮忙。教书先生其实是一名逃兵。他大致能理解洋鬼子的意思,也知道日本人很快就要登岛了。
他想逃,又犹豫不决,但这一次他最终没有逃走。为什么没逃呢?大概是因为逃得太久了,心里已经疲惫了吧。
村里有一个保长,他并不知道弟弟藏了一个洋鬼子。日本人正在寻找这个洋鬼子,
保长得知后非常愤怒,大声斥责兄弟俩。他质问他们,明明说好一个住南边、一个住北边,互不相干,怎么还惹出这样的麻烦,而且事先也不跟他打招呼?
但他的愤怒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日本鬼子还是登岛了。
日本人登岛后,根本不问青红皂白,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被残忍杀害。
即使洋人出现,他们要的已经得到,他们似乎还是只会一个字——“杀”。鲜红的血染满了整个岛,他们杀了人带走了人质,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声的崩溃。
保长跟着送葬的队伍,为牺牲的村民送行。但日本人因为村民没有遵守宵禁规定,竟然开枪射击。
即使保长用日语与他们沟通,日本人也像聋了一样,根本不理会,依然开枪。
男主因为弟弟被抓去做人质,已经怒不可遏。他独自一人冲上船,想要救回弟弟。
而在村子的另一头,那个逃兵,这一次终于不想再逃了。由于常年不开枪,他早已忘记了如何使用枪支,最终葬送了性命。
保长也认清了日本鬼子的真面目,意识到自己无力阻挡这一切。男主看见被火光照耀的村庄,知道村里面出事了。
似乎弟弟的勇敢点燃了男主的斗志。他独自一人拿着刀,摸索着将岛上的几个鬼子打败。
故事演到这里,既热血又有些狗血。但我认为,弟弟用他的生命点燃了哥哥的热情。可悲可叹,而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我们,还有热情吗?如果没有,我们还能等到另一个人来点燃我们的热情吗?等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