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怎么写

看电影的意义与价值探讨

发表于2020-08-02 06:0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看电影的意义与价值探讨


如果有人对一年前的我说:以后你将半年都不会打球,我一定觉得这个人疯了;如果同样的话给两年前的我说,我一定觉得那个人是傻逼。可自从上次打球算起来,已经过了快九个月。

九个月里,真的是一下篮球都没碰。

在过去,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就算是现在也有些匪夷所思。碰一下篮球不是非要打,看到篮球摸一下也算“碰”吧。是的,就算看到篮球摸一下也算碰,九个月里我也一次都没碰过篮球。

这怎么可能呢。

究竟是什么让几乎天天晚上都泡在篮球场的我九个月以来碰都不碰篮球一下呢,若是把这件事和两年前的我说,那个时候的我是大概率想不通的。就像我一样想不明白如此喜欢看电影的我上一次看电影居然是在一个月之前一样。



影评相册是根据大学相册改的,因此开始的时间就是接近毕业的时间。上一次统计的是2018.07-2019.07,这次就是2019.08-2020.08。一年三千多张相册看似很多,其实细算起来也只看了107部电影。其中还包含着许多二刷的电影。

不得不承认,我看的电影已经几近于饱和了。虽然还有很多浩如烟海的电影是未曾涉猎的,虽然还有几部电影是束之高阁的,但是大部分寻常电影已经出现在我过去的观影记录里面了。

而我也知道,我所谓的一周影评已经从之前的一星期拖到两星期再到现在的一个月,一个半月。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期,更有甚者说明,我喜欢的,根本就不是电影。



作为一个男生,对电影的喜爱是从一种每个男人都会喜欢的类型片开始的,没错,那就是科幻电影。科幻电影不断把我想象到的和想不到的具象化,极大的满足了还是青少年时期的我的视觉享受。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沉浸其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忘记了时间。

也是因为科幻片的强烈带入感,为我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丝不平凡。在我的想象中,我是背着书包站在公交车上的高中生,但下一秒我就可以瞬移到时代广场迎战。我背负着沉重的使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和大家相处,但是我知道我是被神选中的人。眼前的平静的日子只是风雨前的宁静,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只有我能拯救地球。

或许是科幻片满足了我青少年时期想象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因此我才会喜欢在电影中当一两个小时的超级英雄。

那个时候的电影是一种寄托。



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是想当超级英雄,却也不满足于超级英雄。我发现了一种更有趣的东西,叫人生。

最近我听到了这样一个说法:看电影把人的寿命延长了三倍。

电影展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观,让被蒙上眼睛的我从缝隙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得多了,见得自然也就多了,能承受的也多了,大惊小怪反而少了。

因此电影从让我爽变成了让我广。在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时间空间都不能束缚我,我可以在这一百二十分钟里成为任何人做任何事。电影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情感体验。可以和长泽雅美谈恋爱,也可以和莉莉柯林斯一起吹海风。

电影赋予我多重身份和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我形单影只的日子里,她确实陪伴我好久。

那个时候的电影是一种希望。


所以我恍惚了。

我曾一度把点应当做真实的世界,想把自己的生活过成电影,也曾试着忽视被电影混淆的价值观,但最后都没有获得很好的结果。于是不久之前我明白另一个道理:生活就是生活,电影就是电影。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电影的热情就与日俱减。天真的时候是以为自己能够得到,回过神来才发现她从未也永远不会属于自己。水中月,镜中花,流离之人追逐梦幻泡影。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看电影。放弃了所有的幻想之后,这时候的电影就只变成了故事。



看电影也有四年之久了,也可以有一丢丢资格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了。

在影院看电影和在家有很大的不同,当影院的宽屏彻底霸占你所有的视野后,就很难时时刻刻回到现实中。因此,当一件事情完全霸占了你的生活后,很难不去考虑这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考研其实想过跨考电影,而且实际的研究过。

我电脑中还存着好几部想看却还没看的片子,要是搁以前的脾气我一定熬夜也要看完。周末以及每个晚上就是电影时间。但是近两三个月以来,我对电影的热情骤减。电影安安静静地趴在电脑里沉睡,我时常想念却从未打开。

曾经被电影和篮球占据的时间被健身和看书代替了,就是这么简单。



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我曾经特别喜欢看书。

小学和初中读书是我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并非苦中作乐,而是获得知识让我觉得自己在被完善。在零用钱不多的那个时候,买书花去一大半。时至今日,属于我的个人物品中,数量最多的还是书。

只不过高中没时间读课外书,大学就彻底静不下心了。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喜欢读书,心虚。

只不过最近两个月以来,读书又重新成为了我的爱好。或许我这个年纪的爱好应该是烫头喝酒抽烟,但是因为我真的做了,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用读书当理由去拒绝。



如果我没记错是从政治哲学最后几节课以及在B站关注了一个讲神秘现象的up主后开始的。老师说现代西方哲学认识世界从认识本质转为认识是表象,而那个UP主直接颠覆了我传统对一切事物的认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就像是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吸血鬼,需要喝血一样,我需要更多的知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电影已经不能满足我了。当时间向爱好招手的时候,电影被挡在了后面。

曾经是看书,现在是篮球和电影。那些爱好在坚持了几年之后这么容易就被放下。我也曾迷惑,只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才明白过来。

电影和读书都只是我追求行为本身的一种方式。当我期望获得视觉享受和情感满足时,我求助于电影;当我仰望星空,追求世界的奥秘的时候,读书才能帮助我更多。

我喜欢的,是追求行为本身,是追求自身的完满性。



不看电影了,写的东西自然也少了。

之前我就讨论过公众号注销的可能性。毕竟“坐观众”的初衷就是写一写电影。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影应该看得会越来越少,一周影评系列写到四十三期,就算是主体的寿终了。以后还是会有四十四期,也会依托“一周影评”的名字,但是写作周期就不能保证了。

我的观点是电影还是要看的,优秀的作品都是有相通之处。但是筛选会更加严格,很多流水片就直接让他们流走吧,有时间真的不如多看几页书。

以后也不知道要写什么,手里还压着一篇《乒乓》和《爆裂鼓手》的文章始终写不出来。

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返回观后感怎么写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影评写作:视听语言怎么分析
  • 下一篇:如何写影评:重新认识电影的指南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