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怎么写

怎样写读(观)后感

发表于2014-05-25 08:21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一、读(观)后感重在拟题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部名著,看过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总会引发自己的一些感触,把这种感触写出来,便是读(观)后感。要写好这类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是关键。如何拟题,出路是在作品中找到“感点”。“感点”何求?一是从作品的主题理解中找答案;二是从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中找答案。
  譬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我们既可以通过对作品“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齐心协力’、‘毫不动摇’取回真经”等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拟出《历经磨难方能取回 “真经” 》、《一个都不能少》、《不朽的信念》等贴近作品思想内涵的稳妥类的题目;还可以通过对孙悟空、唐僧、沙僧等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的分析,拟出《让我们也有一双“火眼金睛”》、《别让我们的孩子失去“猴性”》、《别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小唐僧”》、《生活需要“挑担者”》等颇具时代气息的新颖类的题目。再譬如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的影片《英雄》,我们通过对“英雄追求的至高境界”、“心存‘大我’,才是真英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的分析,便不难拟出《时代呼唤真英雄》、《境界的魅力》等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好题。
  所以说,找准“感点”,拟好题目,是读(观)后感迈向成功的极为主要的一步。
  二、读(观)后感贵“联”求“新”
  从读(观)后感写作状况看,初写者往往是就篇说篇,就书说书。这样,水平低点的,写成了“说明书”;水平高点的,又写成了一“书评”。在经教者点拨后,习作者似乎大悟,便一味地大“感”起来,一副痛心疾首状,于是一篇篇“检讨书”、“决心书”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读(观)后感写作中常见的两个极端——“两空”现象,那么如何解决呢?老师认为要在“联”与“新”二字上下功夫。
  读(观)后感贵“联”。读(观)后感一般按“引-思-联-结”的思路进行写作,其中“联”是重点。譬如“引水灌溉”,“引”是源头,“思”是开闸后激起的浪花,“结”是得到灌溉的千亩良田,而“联”便是源远流长的主渠。“联”即对原作所悟的引申开拓,常以列举事实的形式出现。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所联事实要紧贴“感”点,在论述时“联”与“议”要配合得当;二所联事实要紧贴生活,选用社会热点、身边见闻及自我经历,自然真切而引发共鸣。
  读(观)后感求“新”。一些同学在习作中之所以无病呻吟、空发议论,主要是走“旧路”,而缺乏对原作的再认识、再挖掘。这样看来,读后感的生命在“新”,即文章的“感”点,文章的立意要新。要出新,一要把握时代脉搏,使文章极具时代色彩,即“适时”;二要选取新颖的论述角度,即“选角”。像“愚公移山不如搬家”、“驴的悲剧在‘好事者’”、“孟母毋须迁”等让人耳目一新观点的提出,正是基于作者对上述两者的很好把握。
  三、读(观)后感要区别书(影)评
  读(观)后感在“感”,而书(影)评在“评”。通俗地说,读(观)后感在书(影)之“外”,即由书(影)的内容所引发的思考,联想是写作重点;而书(影)评在书(影)之“内”,即就书论书,就影说影,对作品本身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评说”是其写作重点,所以说写作者一定要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写作时不可以混为一谈。
返回观后感怎么写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怎么写影评?
  • 下一篇:如何专业地写影评?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