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少年时》观后感
上周末的时候看完了这部只有短短 4 集的电视剧,这是一部难得的很真实、放低姿态的影片。
当然,这部剧并非以剧情取胜,但是如果观者寄希望于从剧中获取一些亲子关系,特别是与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应对之道,恐怕也会失望。
我之所以观看,是因为这部剧关注的是青少年主题,而我也有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从现阶段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已经感觉到,这将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阶段,因为此时此刻已经极具挑战。
我感觉到未来的青少年 逐渐变成我无法理解的一群人,他们有自己独有的喜好、价值观。如果我仍旧带着旧的包袱与他们相处,将会是不可避免地摩擦和战争。
我也并未指望在剧中找到什么答案或者亲子关系的钥匙,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解答,我们能做的只有了解,先了解、认识事实,才能谈得上改变。
所幸,剧中呈现的的确如此,只是展示给我们现状、事实,甚至是多维度的展示,没有一个提前预置的主观的偏见。通常很多剧集是从受害者视角切入,这样更容易博得同情和眼泪。但是我们其实很少了解 加害者视角,嫌疑犯本人、其家人是如何面对已然发生的一场惨案的。
这一代的青春期已经不再是我熟悉的的关于懵懂、幻想和远方,网络和各种小电影给了青少年们足够的资讯,让他们将原本暧昧的、模糊的情感赤裸裸的展现在脑海。
社会、学校和大人的监管又让他们无法直白地表达,所以兴起了各种暗语和 emoji 。小学生已是如此,各种躲避老师监听的暗语、手势在同学之间非常流行。
另外,由于群体生活必然引发的等级划分,层次多样但稳固,各种各样的群体组织以及每个人身处的等级,大人看来觉得晦暗不清,身处其中的人皆心知肚明。变成不受欢迎的人 是大家最为担心的标签;处于最低等级的人也可以结为一个组织同盟,来对抗这种无形的鄙视和压力。
我现在是否仍然在意 ”是否受别人喜欢、是否是个受欢迎的人“?
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个问题影响不了我了,至少这个问题不再困扰我。但是深究下去,我的很多所作所为 仍然逃不开这个主题。但是我的青春期阶段,初中和高中,这个话题是占据生活中 90%重心的。我还记得我是如何在意我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是否合群,是否彰显了我的个性和气质,特别是在有好感的男生面前。
我清楚,青春期主要关注的是外表,而我现在的关注点只是切换了角度而已,变得向内,是否是一个受自己喜欢的人。而我发现,”自我“是个一个严苛百倍的审判官,即便再努力表现,也难以让自我高兴,而“自我” 一直在不停地更换目标。
所以,我不能以我现今的标准或观点,假装女儿、青少年们面临的需求 不重要,或者忽略,对他们提出另外的要求。就像现在的我对曾经那个初中的女生说:“不必在意你穿什么、说什么,怎么走路怎么蹦跳,没人关注你,一切只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 她一定觉得不可理喻,觉得我不理解她。
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嫌疑犯家人,他们该如何消化、接受事实,重建生活?
在倾向于把一切归罪于原生家庭的风气盛行的当下,作为嫌疑犯家人,特别是父母,极易被视为罪有应得,甚至可以说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是大众很容易贴在父母身上的标签。
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了这种评价的傲慢,曾经我也是如此评价的,特别是得知某个恶性事件,或者说是听说某个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因为做出这种评判和假设的前提是自以为“我的孩子并非如此” 、“我不会教育出一个杀人犯”。
但是一个人、一个孩子成为肇事者,甚至杀人犯,一定是父母的原因吗?或者说可以全部归咎于父母、家庭这一方吗?
当然不尽然,比如剧中的小孩,正是迫于社交的压力,迫于同龄人、群体施加的阶层鄙视链而走上的极端,父母或许的确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所忽略,但是青春期的孩子也正处于不愿跟父母分享的叛逆时期,即便父母要做过多的沟通恐怕也不一定有什么效果。整个社会和环境都在对孩子施加着影响,而且是越来越深的影响。作为父母单凭一己之力可以完全避免地了悲剧的发生吗?
我没有这么大的自信,认为我的孩子绝不会如此。
是的,对于孩子的品行、价值观,我能做的仅仅是尽我所能,但是效果也只能随缘看待。
但是人们的这种无意识的傲慢,对于受害者父母是何种打击呢?
作为父母,我对孩子的期待几乎是高于实际的,我最多可以接受孩子最终无法展翅高飞,但是最后顶多是跌落在地平线。我相信绝大父母皆是如此,期望落空的时候 我们仍会接纳那个平凡的普通的孩子。
但是,假如孩子犯了罪、以至于成为了杀人犯呢?这就不仅仅是跌落到地平线了,而是摧毁、颠覆父母整个的世界,是对自我、生活的一次全方位的否定。
我不知道有多少的父母能够承受这样的打击,或者大部分都难以接受,以至于变得自欺欺人,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起码,我不认为现阶段的我有能力承受,从一片废墟中重构生活、点燃希望。
剧中吉米的姐姐,就是希望的火种,她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同龄人,甚至很多的成年人。她坚决地告诉父母,我们不能搬离当前的家,躲避不是办法,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尽管她自身也遭遇了周围的恶意和攻击。
正如吉米的父母感叹的:
"how did we make her? "
"The same way we make him"
只有从当前的废墟中,才能建立自尊和被最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