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拉面人生》观后感影评

发表于2024-01-19 09:50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拉面人生》观后感影评

▶通用名《拉面人生》,英文:Cracked Eggs and Noodles,碎脆的蛋壳与方便面。

这是一部2005年的韩国电影,片长两小时,网络评分很低!我相信多数人在看了其前半小时后就会被劝退,就算耐着性子看完全篇,最多只会隔靴搔痒般地感到遗憾。

导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刻意体现出了一种犹如片名般的叙事风格——平淡廉价的拉面,碎裂却还“完整”的鸡蛋,不时穿插很不搞笑的搞笑。影片的节奏感、叙事手法、镜头切换、煽情烘托、背景配乐,好像都让人感到一种词不达意的朦胧,最后却让观众“憋屈”到泪奔。

男主是一个在市井底层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混子,游走在社会边缘的灰色地带里,犹如野狗刨食般地活着,有点儿钱就都习惯性地花在烟柳巷中,与那些同在社会边缘、虚度光阴的女人们插科打诨,然后半推半就着各自宣泄男女大欲,用短暂的露水欢愉敷衍自己渴望爱与被爱的内心。

可谓:谁无少年风流时,回首潇洒尽萧瑟,昔日万花丛中过,只把薄情当风流。   


当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突兀地闯入男主的生活,用死缠烂打的方式,尝试唤醒“爸爸”其早已迷失的自我,故事在抽丝剥茧中慢慢展开,揭开世间种种无奈与辛酸。         

本月我们先后讨论了四部与儿童有关的电影题材,这四部曲分别对应了不同面向上的对等人生体验。

《八月迷情》             三口离散,情比金坚;



《爸爸的小提琴》        失去父母,觉醒二叔;

点击阅读原文:《爸爸的小提琴》细雨影评:技术之巧、心性所向、意知的广博,三大境界的差距在于:是否能否活出自己



《可靠港湾》             单亲母亲,临终托孤;

点击阅读原文:《可靠港湾》细雨影评: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直接窗口,成为榜样,远比说教来得实在



《拉面人生》             单亲父亲,临危受命。



可谓是:

次次年年回回梦中见,却总未能言出心中愧,

处处场场幕幕再相逢,潸然默念叹那昔日情。

生生世世冥冥交臂过,红尘聚散梦中皆过客,

山山水水路路回眸时,风景依旧画中少一人。   

走入我的视野,闯入我的心扉,在我学会在意时,你却已默然而退,只留下唏嘘与无奈。

愤然抬头问苍天,只见云海聚散明暗,捶地跪骂责地府,但闻林间风呜咽。


彼此羁绊的深浅与相伴的时长,并没有多少必然的正比关系。每个此生相遇的有缘人,没有所谓的偶然。不管在你的实相中助缘人在演绎怎样的一个角色,其实都对当事人感悟人生大有裨益。


它所扮演的可是你的父母、兄妹、朋友、伴侣、情人、子女、路人,甚至灵体,在双方彼此的互动间,是付出还是索取,是亏欠或是提携,都是对自我心智神魂的触动与磨砺。

很多人说宿命因果,把关系比作讨债的与还债的,好似报偿与亏欠,说奖惩罪罚是生命往复的原动力。但其实这种认知很宗教也很肤浅。   

古时多民不聊生之地,很多地方民风彪悍,悍不畏死,山高皇帝远,律法更是摆设一般。所以为束缚民心,在萝卜大棒中引入了奖惩,在罪罚之准绳上下有了善恶,聪明人借宗教故事来教化人心,用天堂之乐、地狱之苦、因果报偿来稳固阶级,让人心中存敬畏与规矩,在举头三尺处植入了所谓“神明”的概念。

其实,一切的本真是自我神魂的故有良知,助缘人在聚散间对你的亏欠或提携不过是人生蓝图里宏计划中的塑形打磨。当然在非线性的人生矩阵中,你是因愧疚而触发偿还,还是因善缘带动共鸣,都是自己点滴抉择形成的趋势累积。毕竟你给出什么就加倍地品尝什么,那施与受的两边其实都是自己。



天地悠悠 过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恩恩怨怨 生死白头 几人能看透



红尘滚滚 痴痴情深 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 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我拿青春赌明天 你用真情换此生

岁月不知人间 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潇洒走一回》



很多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孩子何罪之有,为何重病缠身、夭折或早逝?

其实,没有一个灵魂会盲目地步入剧情。在同时性中神魂决定接受与演绎这样的一个角色,承受这所谓的无常意外,都是有其深远宏观用意的。这往往与自身过往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些对本位面好奇的神魂,短暂地尝试人类的初体验,就好像没买会员的过客,只能看片头十分钟的影片;

有些刚升阶的意识,将将够演绎人类,可是对此还懵懂无知,找个被照顾得很好的角色,不参与社会互动,只在床上或轮椅上旁观人生与家人;

还有之前提前退场的有缘人,彼此相约百年却未能守约,神魂契约相互羁绊,于是成为父母子女补足内心亏欠,好聚好散;

再有那些极其善良的成熟意识,它们甘愿承受几年或十几年的痛苦,友情客串某人的助缘,唤醒爱与被爱,让剧本中的人物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照顾与责任、牵挂与羁绊、种种人生体验。

疾病是一个大话题,来龙去脉非常地复杂,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几类:

❶ 在人生过程中,竭泽而渔或任情纵欲,在酒色财气上过犹不及后,陷入肉身与气血的亏虚崩溃状态。

❷ 过度干净或实在是脏、滥用药物、饮食偏好,导致身体内外的生化环境被极度破坏。

❸ 心中委屈、计较算计、患得患失、久虑惶恐、愤恨嗔嫉、刻板偏执,种种长期的心理问题最终都会诱发身体疾病。

❹ 太过唯物主义,全面否定与隔绝内在神魂对人生的建言,把自己活丢了,找不到初心与所向,除了情欲家宅名利雅好,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价值。   

❺ 本就在人生蓝图中,规划好了某一特定体验,或为助缘他人,或为自己了知重病的感触,这类先天疾病被写入基因,与生俱来,避无可避。

❻ 前生重大的致死性记忆,导致某种一时无法化解的神魂烙印。

❼ 长期身处某种能量场域内,被带有特定偏性的扭曲所影响。这影响力可源于某人、某物、某灵体、某地域氛围。

❽ 被集体意识造成的大时代格局所共鸣,当认同了其主导思潮后,就会被动体验主流负面暗示所带来的潮流导向。


灵魂的成熟度与所在载具的年龄无关,很多孩子其实才是父母的人生导师。看似我们在陪伴与辅导孩子成长,其实往往是我们在借孩子学怎么做人做事。   


人生苦短,要珍惜彼此相伴的时刻,两两无言,

其实又何须多言。



无怨无悔,心意相通,彼此共鸣,相互温暖,

才是人生真谛所在。


世间男女谁不言爱,但世间之爱被过度商业化后,又被各种毒鸡汤扭曲成了种种形式主义的敛财。一年中各色被商业鼓吹出的“日子”成为了见证“爱”之聚散的导火索,把爱的内心共鸣演绎成吃喝玩乐花钱滚床单的种种变相交易。在性欲快餐后,大了肚子的女人才开始思考谁能为此买单。


乔恩·邦·乔维(Jon Bon Jovi),1962生于美国的摇滚男歌手。

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生于美国的民谣歌手。

2016年拿下诺贝尔文学奖。

Blowin' in the Wind

《在风中飘荡》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还要多少炮火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飘逝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是沧海桑田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人们要等待多久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得到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男人啊你要几度回首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视而不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而逝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见苍穹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要有怎样的洞察力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需要多少人的牺牲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知道有太多的人已经逝去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而逝



感谢你,来到过我的身边,让我懂得了…...,让我找回了…...,让我心中有了……。

从此泡面中有了微咸的苦涩,那是眼泪的味道。当再看到破碎的蛋壳时,总能想起生命中有过的种种羁绊。

影片末尾,孩子从残破的躯壳中走出,走向路的尽头,那里有旭日的光明刺破雾海,他的妈妈就站在那里张开双臂,笑得很温暖。   

在踏足光阶前,孩子回过头来,看向父亲——他抱着那弱小的皮囊,没有哭,只是微笑着望向远方,嘴里呢喃着祝福:走吧,孩子,走吧,来世我们还会相伴,彼此携手再同游这人间。



昕冉
▶看到这个影片名字时不自觉地脑补了很多故事情节——“一个人在通过做拉面,卖拉面……展示人生舞台。拉面的五步曲就如同人生:和面、醒面、揉面、擀面、拉面;配上精心调制的汤汁配料才算一碗完美的拉面,一场‘精彩’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点开影片才知道这是一场亲子戏,一场垂泪戏。这样电影或许90%的观众看后都会流泪,但泪水代表的情绪却不会90%都能相同。

既然剧名和我想象的内容不同,那就先谈谈“拉面”这个料理名称的由来。

在日本据说“拉面”这个元祖店来自北海道札幌市。起由是战后一位中国人来到北海道大学食堂做厨师,按照中国习俗每次做完料理都会边敲锅边喊:“好啦,上菜。”大学食堂午餐时间也是很紧张,这样就有了最受欢迎的一道料理“汤面”。其实这个面也是这位厨师随心、为了简单方便发明的一道料理。可为了方便点餐厨房内的日本人就提议,应该给取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回想这位厨师的每道料理做好后都能听到“好啦”,不如这个面就叫“拉面”吧!在日本拉面就诞生了。拉面的特点是弯曲的面,浸泡在浓味的汤汁中,并有简单的一些配菜,最经典的是代表了整个制作的结束成果。

这回知道为啥我一看到名字就呈现出那些剧情了吧。也许这就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琐事时候,喜欢用固有习性和认知找寻答案吧!

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对孩子各种管教担心无非就是父母对未来的恐惧和期待!可一旦知道了答案或者结果,好像突然间孩子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可以接受了:不可以晚睡、不可以玩手机、不可以拖拉、不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上班、不可以不结婚、不可以不要孩子……!都不重要了,只求能多陪伴一会儿……所以父母要反思的不是自己教育的成败,而是为何那一瞬间的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走进了修心状态想取得“神通”。可就算拥有神通、人生也不会就犹如开了挂一般的顺畅,那是一种能与神相通的能力。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的神、殊不知就在自己的身边。所以我们真的要好好自问:是不是做好了准备?是否真的能接受那种醒来的痛和迷茫?因为不被唤醒时,至少我们还有对“做梦,解梦”的期待……

当梦醒来,一切真相都破幻呈出时,是否还能选择坚强地、开心乐观地去面对呢?

首先感谢细雨老师精心安排连续4周的儿童影片。

我在思考如果没有学习的我会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这几部戏?我或许只会跟着影片一起哭,之后就会莫名地担心孩子的健康。看到孩子熬夜,眼红就会发脾气地喊骂。

这确实就是以前的我,虽然看着很泼辣可是我真地爱孩子。正因为爱他我才更加地担心和恐惧。其实这4部电影看完后,我一直在看自己写的观影感,说心里话我很开心,因为我长大了。

说说我对这4部电影的感想,这里让我想到我妈1年前说的一句话“孩子还得管呀”!

我姐姐家的女儿是我妈妈带到上幼儿园的,现在孩子在广州打工自己租的房子,去年我妈去外甥女那里住了大半年,这句话就是我妈妈的感慨,因为她感受到外孙女对她无微不至地关爱照顾。

那时候才突然明白“孩子还得管呀”的含义。这句话我妈最喜欢说,我以前一直理解是要管教的意思,可那时候我突然明白:应该是管理和帮助。对孩子生活的管理,情绪的管理,遇到困难的帮助等等。   

就像《爸爸的小提琴》中如果叔叔不管小女孩,那么小女孩进到孤儿院的话叔叔就没有了被疗愈的机缘,《拉面人生》的男主角不去管这个小男孩,也不会有一场人生旅途的相互改变。

所以这4部电影我真的看到了孩子是自己的天使和导师。我喜欢《拉面人生》里男主角说的那句:“你真地考验我的耐性呀!”

其实面对孩子、父母最应该做的是有足够的耐性去陪伴,这样孩子就一定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像我们现在苦苦寻找自己的人生蓝图和为什么来到这里?我是谁?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活了自己的这些年数,不还是在渴望着活出自己吗?那我们的孩子在小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话,难道不值得庆贺吗?



云儿
爱是如其所是,不是如你所愿。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我们都秉持着各种标准和期待,像尺子一样去丈量着彼此的爱,符合自己标准和期待的就是爱我,不符合就是不爱我,然后在亲密关系中各种作妖,把缘分成了善缘和恶缘。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分为报恩的和讨债的。殊不知,只要发生在你身上的缘都是在度化你,没有善恶,都是功课。

当你明白你所受的都是你曾给出的或者是自己给自己的,你会在自己所有的委屈和愤恨中,臣服地向对方或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当你明白你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只是建立在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上,只是自己和自己玩的一场场游戏时。你才能真正生出慈悲心,才能真正给出无条件的爱。看清自己所有的标准都是束缚自己的牢笼,你才能出离所有的标准,才能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那时的你没有完美的标准,只有完美的目光。那时你的所有关系,才能真正和谐。   

你最终会明白: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是参与事件的当事人被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骗了,所有的剧情只不过是你的程序碰上了他的程序,然后完成了一个配合演出罢了。每个当下的你我他都只是一个可能的自己,一个程序中的反应而已。知道就是一种疗愈,让所有的程序都在全然允许中修正吧,唯有爱能消融所有的问题。

这一季四部电影的观感:

这四部看似有悲剧色彩的小剧场电影,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但每一部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配合演出”是我看完这一季电影最深的感受。你能不能在各种角色里看见你自己的真实本质,在各种迷失中,被唤醒回归自己的真实本质,就是你来这里的初心。《拉面人生》陷入迷失的男主,被孩子和女朋友那广博的,无条件的爱唤醒,回归了良知和担当。《八月迷情》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孩子那坚定不移的信任和希望,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圆了父母和自己的梦。《爸爸的小提琴》是纯真善良的小侄女,从固守信念的防御状态中,解救和疗愈了叔叔,让他回到了爱的怀抱。《可靠的港湾》是女主在孩子的配合下,让男主回归了良知和担当。

我们的本质就是光和爱,我们设计了一场场剧情,只为证明无论处在怎样的黑暗中,我们都能忆起自己的真实身份,尝过苦味的甜更甜,黑暗中的光更亮。无论你迷失的有多远,总有来到你身边的小天使,问题是你能认出他们吗?不只是在关键时刻帮到你的,是你生命中的贵人,那些你认为让你痛苦,给你惹麻烦的也是你的贵人,认出他们,你才能忆起自己。

桃云
“如果你有儿子,就要对他负责!”这是做着盗版唱片工作、玩弄女人感情、毫无人生目标的男主,在被从天而降的儿子“折腾“一番后终于领悟到的心声,成为了男主开启责任担当、努力、付出的重要生命转折点,而这份醒悟来之不易,是病重的儿子用生命唤醒的、用亲情浇灌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我一直坚信的,人人心中都有一颗善的种子,即使是作恶多端、凶狠残暴的人,也会有内心柔软的一面,就看有没有机缘被唤醒这一面。电影中男主如果没有突然冒出来的儿子,他的一生可能和他的父亲一样浑浑噩噩,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每个人的状态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来造就,而每个人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却是由他自己来决定。

“如果抽烟、喝酒、泡妞就可以当成人的话,那我也可以”,孩子是通透的,他一眼看出父亲的根本问题,他用最后的生命来拯救父亲,用他的机智、灵活、勇气、温情,尽其所能地去唤醒父亲。这句话,一语道破成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人应该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榜样。当男主发现孩子患重症,并生活在孤儿院时,良知终于战胜了浪荡不羁,他陪着孩子补过每一个生日、跪求制片人给孩子上镜寻找妈妈的机会、细心陪伴孩子走剩下的旅程……一个孩子拯救了父亲,也或许拯救了另一个女人和肚子里的孩子。

现实生活没有这么多完美的“拯救“,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吃喝、享乐,履行了繁衍的本能,却缺失了养育的职责,甚至一代一代地重复。在当前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育儿模式,一是过分履行了父母的职责,不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差异性,而以外在标准统一养育孩子,只为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孩子成了流水线式的产品,功能、情感、疾病都出现了趋同;二是完全忘却了父母的职责,不承担父母的角色,只负责生,不负责养,交给老人或者直接抛弃,造就了一大批严重缺爱的孩子。其实两种模式里的孩子都是缺爱的,前者缺真正的、无条件的爱;后者是严重匮乏爱,甚至连基本的关注都没有。   

无论任何时代,都需要“以人为本“,用心连接,尊重生命,给与生命成长领悟的机会,为人父母,需要加强自我成长,发挥榜样的力量,给孩子提供爱的环境,提供正确教育的条件,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才有可能给予孩子一个幸福未来的可能,提供孩子灵魂成长的经历。

一月份四部儿童主题的影片,风格各异,故事情节各异,然而,共同性是:四个孩子,都没有完整的家庭,在早早的人生中,就历经了坎坷,但他们都坚信爱,寻找爱,付出爱,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抱着坚定的信念,足够的勇气,本真的善意和不懈的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四个孩子,都像天使一般,以他们独特的灵性,来“拯救”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四个孩子的品质,都是成人们需要学习的。

影片中的四个孩子如此,其实天下的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影片以放大的方式,以聚焦的特点,让我们看到孩子的灵性,然而,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哪个又不是具备了这些灵性,只是我们自己不能细心观察、仔细品味罢了。我的两个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成长,老大提醒我不要骄傲、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老二提醒我不要急躁、保持心态平和、要对他们温柔。孩子是我们的引领者,孩子是来助缘我们的,无论以什么方式,但孩子绝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我们走好自己的路,才可以牵引他们走好他们的路。我们或许也有很多客观背景,比如原生家庭的创伤,人生经历的坎坷,但这些不足以成为我们忘却父母职责的理由。

孩子,因我们而来,却不比我们低微,他们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本真面目。如果我们不仔细去观赏,我们就会错过太多。对每一个小生命,我们要心怀尊重和感恩。

悠然
看完《拉面人生》,我第一个想到一句话就是“孩子是助缘”。在影片中,我看到了一个隐忍、坚强、充满爱的妈妈培养了一个同样棒的小男孩,还有一个生活颓废、得过且过、害怕承担责任的父亲。这样的父亲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网络上,我们看到很多妻子吐槽自己的老公就是类似这样的人,仿佛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其他人没有养育好、照顾好。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我觉得我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一起照顾她的爷爷、奶奶和爸爸的问题。直到我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我才看清了自己的问题,才明白了我自己的责任。比起这几部影片中的妈妈,我还差很远,不过我也在努力改变自己,用更无私的爱去拥抱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这些影片中的爸爸妈妈也成长了。

影片中的孩子在最后虚弱得不行了,还想要照顾爸爸,一直不停地说:“爸爸,我还能为你做点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受到她对我的那种依恋和爱意是完全无条件的。我当时就感慨,我长这么大,这还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别人对我的完全无私的超级浓烈的爱。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很感动。也正是因为我感受到这样的爱,才想着我一定要为她负责,要好好地养护她。

这几部影片中都出现了这样无条件的爱,影片中的爸爸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会承担责任。当影片中的爸爸感受到这样的爱意时,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被激发,他开始反思,开始负责任。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影片中的父子也更加关爱彼此,更加善待对方。激发出了更加美好的爱的能量。

前些日子看细雨老师的点评中写过这句话“被理解、被认可、被接纳、被善待,是彼此共鸣的前提;而对抗、压制、胁迫、威逼,只会带来或暗或明的抗争。情商是在情感交流时,能激发出彼此共鸣的能力。”对待孩子,对待家人多理解、认可、接纳和善待,不要把自己对未来的恐惧以爱的名义放到家人身上,不要为了攀比和炫耀时的虚荣心去改造家人。放下控制,学习给予家人无私的爱、付出和陪伴,孩子的人生不需要我太多指点。就像细雨老师说的:“每个父母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人生中的如果在孩子身上试验,可是这个看似由你而出的小人,其实真心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他有他的人生蓝图,所有的一切在你这个父母还没有出生前就已经被规划好了。而他的高我远比你俩来得聪明和高瞻远瞩。” 

农田
影片中孩子的许愿好简单:就是与没有见过面的父亲在一起。他不怕疾病和死亡,只要能有父亲的陪伴就好满足,可以把几年的恨完全扔掉,全身心地爱自己的父亲。这时理解了:能婴儿乎!这句话。

孩子的疾病或许因爱的不完整,产生了恨的淤堵,但实现愿望的旅程化解了恨的纠缠,这是很多成年人做不到的,所以活得拧巴或疾病缠身,所以能想到孩子的这个愿望的延伸:孩子的疾病会神奇痊愈,孩子摇滚的天赋激活父亲对摇滚梦想的收复,实现了父子亲情、财富与梦想多赢的愿望。所以,孩子是爱的礼物还是垃圾?

连续几周都是有关孩子亲情的影片。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看亲情是那么简单、干净;他们不被世俗杂念熏染、困扰、束缚、扭曲,他们只单纯地追随自己内在的热忱,他们的天赋才华其实不次于成人。

但成见蒙蔽了成人的眼睛,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会。抚养孩子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前途、欢爱、自由……有的成人把孩子当成拖油瓶或抛弃,殊不知孩子是自己的人生课业,不好好对待萌娃,早晚会被孩子收拾的。

现代的萌娃大多是靛蓝儿童,人生到底谁是谁的助缘?家长不要被自己扮小猪吃老虎的小萌娃唬了。他们的载具是升级版的,可不用学习自动链接万维网,只要家长有些灵性的知识,别把天份异常的孩子当成怪物送到医院虐待,他们超常的能力、智慧会使得他们成为父母步入新版地球的领路人。   

当然身为父母,自身也要多学些灵性知识,解离累世执念对身心的束缚,争取和萌娃一起拿到飞往新地球的机票。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年会不能停》影评观后感
  • 下一篇:《怪物》影评观后感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