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影评观后感
谢谢了我自己,你没什么可对不起——《我活着呐》
今天看完了胡歌主演的《走走停停》感慨很多,让我想起了微信公众号写的第一篇的文章,是《入殓师》的观后感。嗯,两部电影的主题都差不多,就是都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或者是热爱的工作吧。读书那会儿最喜欢的是科幻片,搞笑片,要么看特效,要么看搞笑。如今工作几年了,也结婚有孩子了,更喜欢看这些中年不得志的电影了,不过《走走停停》大部分还是比较幽默的,然后胡歌主演,仙剑李逍遥嘛,我也很喜欢的。B站就可以看,不过需要会员,我的话是咸鱼买了一个月卡,13块钱。真的值得一看,最好是晚上一个人忙完了,安静下来看~
吴迪从小喜欢写作,长大后北漂写剧本,但是都没有导演录用,但他的有些想法却被导演们盗用了,而且不给版权费。他和女朋友吐槽,女朋友说我跟了你这么多年,以为你是潜力股,没想到你只是内心的豪门,留下一句“希望你不要再来找我。”就搬家离开了。(年轻时候的感情,都是不怎么需要物质的,只要对你好就行。可是慢慢长大,步入社会,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要钱,而赚钱都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小时候,我成绩也很差,比较自卑,我喜欢写日记,我现在还记得我高中语文老师给我写的评语,你平时看着大大咧咧的没想到写出来的文章,还挺细腻的。谢谢这位老师,第一次给了我肯定,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张菊春。)
吴迪的另外一位室友也搬走了,一个人负担不起房租,只好回老家。到了老家,父母,妹妹,都以为他只是待几天就走了,没想到他决定回家发展,父亲愣了一下,心想这不就是啃老嘛。主要是吴迪,谐音梗(无敌),一如既往的自信,还嘴硬说不是混不下去。这里母亲说过一句话:“好可惜。”这是重点,接下去要考。(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去大城市打拼了,但我胆子小一点,去了县里面武康,因为那边工作多,不过我运气比较好,我现在虽然不在武康,但我在新市,从事一样的工作。)
回家没几天,吴迪就去找工作,他很自信,想法也很有趣,可是对于老家这边的工作,并不适合。刚好遇到了小学同学冯柳柳,冯柳柳在拍纪录片,两人十年不见加了微信。吴迪父亲为了给儿子找工作,这么大的岁数,第一次厚着脸皮去求熟人。好不容易工作要到了,但是吴迪又拒绝了,父亲直接气的砸杯子,但是杯子竟然弹了回来砸到了自己。(说到找熟人,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也找过,就是买礼品去找很少见面的长辈,也有被拒绝过的,但我只能硬着头皮去讨好,不过我还是很感谢一路上帮我的人,是你们让我能有今天的机会。当然没帮我的也没事,至少也让我懂得了帮我的人是有多么珍贵,还有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己的!)
母亲带着吴迪去超市买东西,母亲说你小学同学工作了十年,现在都是副经理了,今年二胎,买了房。吴迪却说:“还不是房奴孩奴。”母亲走到超市卖按摩椅的区域,找了一个坐了下来,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吴迪惊讶的说:“这么熟练,你怕不是第一次来哦。”导购员过来了,说:“江嬢嬢又来啦。”母亲马上说:“还有个菜没买,就先走了。”母亲离开后,吴迪走了回来,问导购员多少价格,4980,他看了看走了。(说起来怕大家笑话,高中那会儿,黑板报上面要写每一个人的梦想,我的梦想是给家人造一个大房子,因为我家的房子很旧,每年过年亲戚都不来我家做客的,然后夏天蚊子也多,我就想要一个大房子,让村里的人看得起。我有个同学还嘲笑我,说这算什么梦想啊。当然也还记得她的名字,阿娇。当然她也不是故意的,那个时候的我们都是不知道步入社会赚钱有多难,造房子的钱可不是几年,甚至几十年能赚到的。)
和小学同学冯柳柳见面,聊起了小时候,吴迪一直以为自己的外号叫“聪聪”是聪明的意思,没想到是他误会了,是小葱的“葱葱”,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头发是竖起来的,像葱子一样。冯柳柳问他在北京过得怎么样,吴迪说过得还不错,很多人找我写影评什么的。冯柳柳留在家乡当了纪录片导演,刚好缺少素材,就像让吴迪当主角,拍一部从大城市回来中年人的现状。吴迪答应了。(我其实也很怕遇到小学或者初高中同学的,因为怕他们过得好,而我还是一个劳务派遣工。我真的感谢口罩,我有好几次见到以前同学都是假装不认识走开的,反倒是他们主动和我打招呼。我在想你怕不是开路虎的吧。当然我也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和自己的专业有关吧,然后同事和领导都对我挺好的。)
纪录片开始了,吴迪一如既往的自信,满口理想和自由,布置场景的时候,特地把他小学的奖状什么得都拿了出来。但是其他同学对他的评价是,都快忘记这个人了,能想起来的也是出丑的事情。家人对他的评价那就跟离谱了,没有人看好他,母亲说,冬天睡觉他怕冷,就用被子盖住头,但是出不了气,他就用剪刀剪了一个洞,没有人教他。在翻过去照片的时候,冯柳柳发现母亲以前是学舞蹈的,只是后来艺术团解散了,母亲没有去北京学习,留在了这里。母亲说:“人总是下意识的选择,更容易走的那条路。有遗憾,很正常。”(说来惭愧,我实习就是在医院,中途短暂辞职后,还是回到了医院,因为我习惯了医院稳定的工作,再让我去外面闯,我已经有点不习惯了。遗憾吗,有一点吧,杭州我至今都没去过几次,但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哪里都要排队,哈哈。)
冯柳柳知道吴迪写剧本的事情后,就鼓励吴迪自己拍,并提供了设备和人员。这里全家人都帮忙了,母亲还担任了女主角,当然男主角是母亲以前的爱慕过的男团员。所以唯独父亲不同意,但是也没有阻止吴迪。电影就开拍了,公园拍电影给保安大哥抽烟,不小心把人家推到河里,天台拍电影把人家杯子点着了等等,母亲非常开心。但是在拍了一大半之后,母亲突然摔倒了,病逝。吴迪的纪录片,被冯柳柳的上司剪辑成了大龄中年啃老,异想天开的想法导致母亲辛苦病逝。(很多时候,你所听到的事情都是存在主观情绪的。我现在还记得,有一次我值班,有一位护士自己不小心把几十个条码给填写错了,当时是冬天的凌晨3点,我从睡梦中醒来,穿衣服赶到科室说:“那你把条码都拍给我,我去后台一条条的改。”条码是由十几个数字组成的,这么晚,我还要手动改几十条,头都大了。护士说:“好的,那我发给你。”我说:“你都不知道我是谁,怎么发给我啊。”可能也是当时我语气不够好,可是这个点遇到这个事情谁都会有点烦躁吧。没想到过了几天,我听护士台的人说,我这个人很狂的,干活一上来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真的无语,护士自己的操作错误,导致我起来给她改了快半个小时的数据,换来这么一个结果。当然我没有去查这个护士,因为如果我知道了,我会记恨她的,而且我也做不到谁都说好,和我相处过得人都知道我不会是这么狂的人就够了。)
吴迪又去了超市,这次他坐上了母亲之前坐过的按摩椅,确实挺舒服的,在厨房想起了母亲说很喜欢表演。他问起母亲为什么想让他留在大城市发展,是弥补母亲当初没去北京学习的遗憾吗。母亲说不是的,只是觉得他很有想法,去北京闯一下也好的。现在回来了,还不是可以实现现在的想法。成功不一定是金子,失败也不一定是屎,混得好混得差都是别人说的,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行了。父亲常常会想起母亲,找到吴迪说:“你母亲最不喜欢的就是半途而废。”说完,带假发扮演母亲的角色拍完了电影最后的镜头。多年后,父亲也去世了,妹妹把他的电影投了一个电影节,没想到还得奖了,可惜母亲已经不在了。(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我爷爷奶奶,他们都八十多岁了,现在还会吵架,但是爷爷每天给奶奶做饭,奶奶给爷爷泡茶。你遇到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时间久了,也已经成为了彼此最深的陪伴。)
吴迪开起了出租车,没想到又遇到了老同学冯柳柳,刚好堵车,两辆车就一前一后,走走停停,但是彼此都沉默不说话,假装没看到。回到家后,吴迪又拿起了笔记本,开始写自己的剧本,题目是“走走停停”。电影结束。(我这一辈子应该也是带着遗憾而终,但是不重要了。我喜欢写作,写作给了我很多的安慰和鼓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听我倾诉,也让我得到过一些肯定,这就足够了,谢谢你看到这里,本文全部是我主观想法,如果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谢谢了我自己,我活着呐,多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