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花好月正圆》观后感——死缠烂打的爱
   《花好月圆》上有两段死缠烂打的爱情。一开始,就是沈星移对周莹纠缠不休,霸道总裁式的爱情。幸亏是周莹这样的会武功又很有主见的女子,一般人,遇到这样狂风暴雨式的爱情,早就崩溃了。然而看到后来,我们居然渐渐被这种爱情感动了。我想,也许是因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爱情。周莹不是普通女子,沈星移这样的霸道总裁,不但没有恃强凌弱,反而撞得头破血流。所以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霸道而生气了。
    第二段爱情,就是胡咏梅对吴聘的爱情。从小青梅竹马,长大了也是父母之约,就等上花轿时。吴聘出了意外,要冲喜,胡咏梅毫不犹豫就要嫁过去。但是奸人捣鬼,临上花轿,父亲改了主意。然后,胡咏梅就变成一个阴险狠毒的女人了。为了夺回吴聘,她不惜设计下毒害周莹。后来更是毫无底线,给土匪写信出卖周莹行踪,商战中不惜亏本压制周莹,直到把自己给整破产。
   乍一看,这个女人很符合人家说的,女人为了爱情而活。有吴聘的爱时,她的心是光明高尚的,为了嫁给已昏迷不醒的吴聘,她不惜自残以威胁父亲;失去吴聘的爱时,她的内心就阴暗狡诈。可是,真正的爱,是会给人力量,激发人性中善的一面。同样是爱,为什么胡咏梅得不到吴聘的爱,就从善变成恶;而沈星移没有得到周莹的爱,却从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变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对家人和国家都有担当的好青年呢?难道爱情可以让男人升起责任心,却让女性沉沦?
    我不相信这是爱导致的。我想,两人不同的结局,跟两个人的性格和境遇有关吧。这两个人,其实都有点自恋。沈星移,是很张扬的自恋。他是属于从小家人非常宠溺,家境又优越的。他们从小不断从家人那里接收到信息:“你是全世界的中心,你所有的需求都应该被立刻满足。”他觉得,世界应该围着我转。当周莹作为家里买来的丫头居然敢抬脚踹自己,他就彻底抓狂了。但是周莹这块磨刀石,把他这块璞玉一点一点打磨好了。
    胡咏梅,则是很谦虚很隐晦的一种自恋。她从小丧母,父亲也是依靠吴家帮衬,才有机会把生意做大。她的童年,父亲可能忙于生意,也无暇照顾她,不同于沈星移从小被哥哥保护,被母亲和奶奶爱护,众星捧月似的关怀着,胡咏梅童年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是情感上的忽视,冷漠,或严格的批评。很多童年缺失的孩子,擅长用幻想构筑出坚固的堡垒,她需要把自己变得完美,让自己值得爱。
    她擅长书法,专心提升自己文学修为,其它方面也追求完美。也许她长久以来都是把自己视为吴家儿媳妇,所有的人生设想,都围绕着这个身份来构建了。她本来可以按既定的人生轨迹,嫁给自己青梅竹马的吴聘哥哥。当听说吴聘发生意外,她也恨不得拿自己的寿命去换回吴聘哥哥平安。或许,对她更重要的,是吴家媳妇这个身份,吴聘如果死了,这个身份在,对她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突然,这个身份被拿掉,她的所有幻想都崩塌了,她的完美世界就无法修复了。
    当吴聘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妻子是周莹,不再想跟胡咏梅续前缘时,胡咏梅的反应是,这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喜欢她,你是一直喜欢我的。她没有像一些失恋的女子那样悲痛欲绝,而是直接拒绝相信一切木已成舟。她这里似乎采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这也是自恋者经常采用的一种防御机制。
    如果说,感情里是要看到对方的存在,胡咏梅似乎看不到吴聘的需求,看不到吴聘很爱周莹,看不到阴差阳错之后吴聘的满足。她坚信:吴聘哥哥是好的,是爱我的;我也是好的,很完美的。那么一定有一个坏人破坏了这一切,肯定不是她的父亲,因为那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就是周莹这个外来者。所以她想方设法要去除周莹这个坏人,即使吴聘死了,她也坚持要跟这个“恶魔”抗争。
    我猜想她不够爱吴聘。原因一,吴聘死后,她还是很有战斗力,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化悲愤为力量”。但是,真正爱一个人,也会爱他所爱,努力想他所想。吴聘死后,她并没有因为对吴聘的爱而对吴家和周莹有任何心软,只有莫名的仇恨一直支撑着她。或许是因为,本来是她要坐花轿,去当吴家的“拯救者”,却被周莹抢了先,她就只能沦为“迫害者”。
    原因二,吴聘是一个很博爱的人,对一切受苦者都很有同情心。周莹跟他短暂接触,就会被他教化,学会诚信;但胡咏梅跟他相处那么多年,并没有受他感化,却在失去这段姻缘后迅速黑化。我认为,她这么多年,都没有认真去了解,自己的未婚夫究竟是怎样的人,而只是忙于打造自己琴棋书画的完美人设。
  这两个人,同样是死缠烂打,但是沈星移的爱就让人舒适。一开始周莹的拒绝,他也是看不懂,想不通。但是他能看到。经过很多的磨砺,他会逐渐按照周莹的要求去改造自己,比如周莹嫌弃他不能养家,他就好好学做生意。他一步一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比较满意的爱人。在沈的爱里,他是看得到对方的需求,愿意改变自己的;而胡咏梅,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对方的存在,对拒绝的信号直接忽视,当一切不如心意,她就开始黑化,要对抗全世界。或许,胡咏梅爱的,一直不是吴聘这个真实的人,而是一种身份,一种自己完美人设的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