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观后感:被逼急了的血性,真帅!
如果说上周看《南京照相馆》时心情憋屈得要死,那种无力感堵在心口。那这周上映的《东极岛》直接给我们来了剂猛药,爽!太爽了!
这片子讲了个啥?真事儿!83年前,一艘日本运英国战俘的船被老美鱼雷干沉了(对,就是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那事儿)。你猜怎么着?浙江东极岛那一带,198个中国渔民,顶着鬼子的机枪不要命地扫射,硬是从海里捞出来384个英国战俘!想想那场面,一边是沉船的混乱和死亡,一边是日军丧心病狂的扫射,渔民们的小船就往前冲,真拿命救人!在这之前,日军还想屠村灭口!一次次忍让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渔民们终于被逼急了,拿起家伙反抗……这才是真血性!
初看预告片时,就觉得这些渔民身上的那股劲,和当年那部斩获金马奖的《赛德克・巴莱》里高山原住民的劲头很像 —— 都是被欺压到了极致的人,都选择豁出性命去反抗。
《赛德克.巴莱》里的台湾原住民赛德克人,被日本殖民者压得喘不过气。他们为啥明知打不过还要拼死反抗?莫那·鲁道那句“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喊得人热血沸腾!在他们心里,自己的性命是祖先用鲜血换来的,脚下的土地是祖灵守护的,想让他们做奴隶、失尊严?对不起,办不到!拼了命也要守住这份认同感。纵然最后近乎灭族,那份宁死不屈的劲儿,却让人刻骨铭心。
《东极岛》也是如此,那些渔民,一开始也是忍气吞声,只求活命。但鬼子屠村的刀都架脖子上了,还能怎么退?退就是死路一条!更重要的是,看着海里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命在挣扎、呼救,哪怕是敌人抓的俘虏,渔民骨子里那份朴素的善良和血性被彻底点燃了——“那么多条命,怎么忍!”他们救的不仅是英国人,更是为了自己心里的那份道和作为人的尊严。从被迫害者变成救人者,再到反抗者,这转变太有力量了!
这两部电影,从雾社的山峦叠嶂到东海的惊涛骇浪,两部作品虽以不同地貌为背景,却共同谱写了被压迫者从沉默到爆发的壮烈诗篇。赛德克人手持简陋武器冲向机枪阵地,明知必败却依然高歌赴死,那是宁死也要捍卫自由和尊严的表现;而东极渔民在滔天巨浪中顶着弹雨划破生死线,则诠释了救人即救己的古老道义。都是小人物,但是那股被逼到绝境、奋起反抗的精神气儿,一模一样! 平时可能沉默寡言,但真到了家国存亡、尊严被踩在脚下、眼见同胞或者陌生人遭难的时候,骨子里的血性就爆发了。
这片子拍得也真够劲儿!巨轮沉没崩塌,人在海浪里绝望挣扎,渔民顶着枪林弹雨往前冲……电影院里看,效果还是很炸的!朱一龙、吴磊、倪妮他们这次真是豁出去了,晒得黝黑,肌肉线条分明,造型糙得像个真渔民,完全没了明星样儿。特别是倪妮演的阿花站在船头那声怒吼,隔着屏幕都感觉那股狠劲扑面而来,姐姐太A了!再加上倪大红、陈明昊这些老戏骨稳稳压阵,整个片子质感杠杠的。
片子里说,外国演员都不知道“里斯本丸”这事儿!就像《赛德克.巴莱》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雾社起义的惨烈?这些壮举,这些血泪,我们不讲,可能就真的消失了。
《东极岛》,它不仅仅是一部特效大片,更是一次对历史和血性的重拾。看看83年前那些普通渔民,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勇气和善良。想想《赛德克巴莱》里那句"真正的人,可以输掉身体,但一定要赢得灵魂.",记住这些故事,不是为了揪着过去的仇怨不放,是为了咱们明白刻在骨头上的咱祖辈身上那股子深明大义、天不怕地不怕的血性,它从来就没丢过! 它就埋在每个普通人身体里,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