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观后感:大好山河,寸土不让
近日,观看了新上映电影《南京照相馆》。电影让人震撼,让人悲愤,让人奋进。
《南京照相馆》这部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为亲历者与后来者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它不只是一部关于照相馆兴衰的剧情片,更是一部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罪证片。
电影通过伪善的日军随军摄影师伊藤的镜头,将日军在南京惨无人道的血腥场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群毫无人性的魔鬼,打着“共荣”旗号,侵略中国,占领南京。这些恶魔,烧杀淫掠,杀人抢劫,无恶不作,罄竹难书。一张张照片,是历史的证据,其侵略恶行让人难于平静。
日本侵略者拍的杀人场面的照片,目的是为了震慑其他中国人,让我们害怕胆寒,放弃抵抗。这些照片自然不能传播出去,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日本侵略者就要想方设法地毁掉底片。他们歇斯底里抹去证据,就像他们杀了人却想毁尸灭迹,不让他人找到一样,这就是日本人的恶劣行径。
电影以日军无可辩驳的影像证据,将历史的血色岁月锻造成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永恒的精神记忆。那段血腥杀戮场面、惨绝人寰的历史,尽管在《南京照相馆》电影中已经相当克制,没有大幅展示血腥场面,但通过枪声、哭泣声、呼喊声、惊恐的表情,无声的照片,透过历史的硝烟,仍然让人愤怒于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恶行,让人义愤填膺。
《南京照相馆》最打动我的,是它对普通人物命运与宏大历史关系的深刻揭示。电影没有直接展示教科书上的"大事件",而是通过小人物在照相馆这个特定空间里的日常,折射出时代的惊涛骇浪。当老馆长翻出那些被封存多年的底片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记忆,更是一个民族悲愤的烙印。电影中那些被重新发现的照片,就像一扇扇突然打开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真实痕迹和侵略者野蛮无耻,惨无人道的滔天罪恶。
影片结尾处,老馆长的孙女开始用数码技术修复那些破损的老照片,这一情节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年轻一代用新技术抢救旧记忆,不正隐喻着历史永远铭记。作为老同志,我深知历史不是简单的线性进步,而往往在回望中才能更好地砥砺奋进。电影中那些被修复的照片,既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其意义重大,铭记历史,强我中华。
看完电影,心潮起伏,想南京城的霓虹依旧闪烁。那些被《南京照相馆》唤醒的记忆却在我心中久久回荡。历史不仅存在于档案馆的卷宗里,更存在于普通人的记忆中。不仅由大人物书写,也由无数小人物用他们的生活共同撰写。在这个图像遍地的数字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对历史记忆的敬畏,或许,真正的历史觉悟不在于记住多少日期和事件,而在于理解每一张老照片背后那个时代的呼吸与伤害,在于像电影中的老馆长那样,即使面对再大的压力,也要为真相保留一份底片。唯有真实的记载,才能保证未来的清明。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被遗忘,吾辈必须自强,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更好地捍卫和平,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影片用“大好山河,寸土不让。”为尾声,昭示人们勿忘国耻,铭记国仇家恨,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家国情怀,爱我中华,强我国防。作为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祖国繁荣强大多作贡献!
撰稿人:苏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