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电影《妈妈》影评观后感

发表于2022-09-14 11:42 热度: 作者: 观后感
电影《妈妈》影评观后感

文/若水




       看到电影《妈妈》的片花,激起为人之母的探私心,果断入手电影票。看后,我觉得《妈妈》是一部应该带家人一起看的影片。和现实生活一样,影片中的主人公有很多无奈的事情,无法选择,又逃不掉。影片浓缩度很高,很多细节来源于生活。



       主人公是一对生活在一起的优雅知性的母女,都是退休教师。妈妈85岁,以书为伴,犯有老年疑心病;女儿65岁,热心公益,细心照顾妈妈,从未有丝毫的怠慢和嫌弃。母女关系非常融洽,你耍耍小性,我逗逗你,生活单调却也充满乐趣。



       突如其来的疾病彻底打破了母女平静而幸福的日子。一天清早,女儿在义务打扫时,突然产生了幻觉,便去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大脑萎缩,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刚开始她有些慌乱,向医生咨询,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当她得知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时,她没有像多数人那样绝望,而是很快镇定下来,决定在自己还清醒的时候将妈妈安顿好。并着手准备以后病重的事宜,把银行存款和保险都转到妈妈名下。为了哄妈妈开心,也为了把妈妈安顿好,她将妈妈送到养老院。当看到妈妈找不到她的慌乱时,她红了眼睛,但依然坚定地离开。回到家在书桌前帖上:“爸爸日记,急!”然后将每日必做事项分别写在便签上贴在相应的位置。



        晚上她正在整理爸爸的日记,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将妈妈送回来了,妈妈说养老院房间里有声音睡不着,女儿没有责备妈妈,将妈妈迎进门。她想在自己能够照顾妈妈的时候,尽可能地照顾好妈妈,还要教会妈妈独立生活。她很平淡地告诉妈妈,她生病了,给妈妈看诊断书,告诉妈妈自己每天要服用的药物,还告诉妈妈以后可能自己不知道吃药,也不认识妈妈了。妈妈万分惊愕,但很快就平复了情绪,很平静地说希望得病的是她。女儿的病发展得比她们想象得快。妈妈保护幼崽的天性爆发,她说,真有那么一天,她就做女儿的眼睛和腿。



       妈妈把女儿的一举一动都记在日记本上。半夜女儿突然下床找东西,妈妈用手电筒光照在日记本上写下:半夜走动,出现幻觉,并清楚地记上时间。看到此处,同样身为妈妈的我,不禁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一次出门回来,母女俩都忘记了带钥匙,女儿着急小便,妈妈拿起斧头砸碎了玻璃窗,翻窗进屋为女儿开了门。女儿没有憋住尿,尿湿了裤子,弄湿了地板。妈妈像初为人母时那样,认真地擦地板上的尿渍。女儿知道自己丢人了,知道自己的病情已加重,抱着妈妈呜呜地哭。妈妈拍着女儿的后背轻轻地说:不怕不怕。晚上照顾女儿入睡后,自己累得直不起腰。女儿的认知和分辨能力越来越差,抗拒以前习以为常的事,拒绝吃药,拒绝配合妈妈,将妈妈陪同她一起吃进去的药吐出来扔到窗外,说:“尘归尘土归土,维生素归泥土。”妈妈无奈,满眼心疼,却依然笑着和女儿说话。


        女儿神志不清时学生来看望她,她以为是战争时期坏人打进来了,为了保护妈妈,她做了很多过激的行为。妈妈目睹女儿的疯癫,丝毫没有责备,反而陪她一起演。待女儿镇定下来还夸她:“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女儿总是幻想到已过世的爸爸,为了能和爸爸在一起说说话,她半夜跑到老街旧巷去找爸爸。妈妈拼尽全力跟着她跑。妈妈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堪重负,但她一直坚定地朝前走,她说,要谢谢女儿教会她积极乐观地面对发生的一切事情。



        妈妈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将女儿推进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俱乐部。那里每一位白发苍苍的患者都在回想着小时候妈妈的样子,女儿说,她的妈妈最好看、最漂亮。有人哼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引起一群白发老人附和。此时画面不停地切换,但背景音乐一直都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场景,不知道是怀念小时候,还是心疼电影里的妈妈,亦或是对老年群体本能的一种怜悯,总之,我觉得这一幕最催人泪下。



       电影场景切换得很快,必须专注地看,要有一定的理解力,还需要想象力串联场景。音乐还没有完全终止,又切换了场景,妈妈翻出家里的老物件,给女儿讲每个物件的来历,其中有女儿五岁时的红发卡。女儿顺手别在了头上,直到电影结束也没再取下来。65岁优雅知性、涵养极高的退休女教师别着一个幼稚的发卡,这个细节任谁都不会忘记,我想导演或者编剧是用了匠心的。



        女儿的病更加严重了,任性、疯癫。一次,她将藤椅拉到院子里,模仿小时候的生活场境,突然下起了大雨,她躺在雨中的藤椅上,任妈妈怎么拉都拉不回去。坚强的妈妈在雨中流下无助和心疼的眼泪,这是影片中妈妈唯一的一次流泪。



        妈妈躺在床上,头上贴着退热贴,女儿觉得好玩儿顺手就撕掉了。妈妈依然笑呵呵地说“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女儿病情发展严重后,这句话成了妈妈的口头语,尽管女儿不承认她是妈妈,但在妈妈心里,无论女儿怎样都是她的宝。



        女儿摔坏胳膊,妈妈给她找来了医生,她突然清醒地说不能给妈妈添麻烦。妈妈说,无论女儿怎样,妈妈都爱女儿。尽管女儿认不出妈妈,但她依然记得妈妈曾经告诉过她:一切暴力行为都是可耻的。她告诉妈妈,谁打妈妈,妈妈就要打回去。



       下一个场景:女儿为了不伤害妈妈,把自己绑起来。



       画面一转,妈妈和女儿在超市买东西,女儿被误认为是小偷,妈妈很有修养地和那人说:“我女儿不是小偷,我在这里付款呢。”可那人认定女儿是小偷,妈妈的情绪也激动了起来。为了保护妈妈,女儿无意识地打了那人,并拉着妈妈跑,尽管那时的她已经认不出妈妈了。



        虽然不认识妈妈,但她觉得妈妈是个好人,她想把压在心里的话说给妈妈。她对爸爸的死一直怀着愧疚,她觉得对不起妈妈,她说,活着就是最好的惩罚。而整个故事告诉我们活着是最好的报答。女儿为了照顾妈妈终身未嫁;妈妈85岁高龄为了照顾女儿,咽下了常人无法咽下的苦和难。每个人活着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尽管会给亲人带来痛苦,但却有比痛苦更重要的东西带给这个世界。比如女儿认知和行为愈加严重的病态是妈妈必须活下去照顾她的理由,否则,妈妈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妈妈告诉女儿:“我是妈妈,我是你的妈妈。”女儿却说:“你是妈妈,可你不是我的妈妈。”妈妈的心碎谁能理解,然而妈妈并没有生气,也没有争辩,只是笑着看着女儿胡闹。



       妈妈发现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病,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女儿了,便和女儿一起住进了养老院。女儿和妈妈聊天,聊她记忆中的妈妈,她说她的妈妈很漂亮,喜欢看电影,怕蚊子等。妈妈的爱好、习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妈妈就那么平静地和她聊,无论她是对是错,妈妈都不争不辩。她说:妈妈是海,她是一滴水,爸爸是不会游泳的鱼。



       片尾,妈妈推着女儿优雅而又坚定地走向大海,涨潮的时候,母女俩在海浪中舞蹈。女儿终于认出了妈妈,一声“妈妈”让泪奔涌。听到女儿的那一声“妈妈”,我脱口而出:爱可以治愈一切。影片结束,我满脸泪水。



        因为有太多让人心疼的场景,以至于忘了她们的乐观积极向上。尽管如此,在看电影的过程,我还是被治愈了。



        还有很多画面我没有看懂,包括她们的家庭暗语——用打响手指表达:我爱你;她们把爸爸的祭日当节日过。或许这就是影片要传递的生活态度。



        画面切换得太快,我的思维跟上不。影片还有另外两条线,一条是女儿拯救失足女青年周童,另一条是女儿整理爸爸的考古日记。



        在女儿没有生病之前,一次公交车上,周童偷了车上大部分人的手机。被发现之后,周童将包放在她的面前,她被送去了派出所。她没有为自己辩解,民警提醒她:只要签了字,按了手印,人生就算有污点了。她仍然没有申辩,很平静地按了手印。后来周童和同伙又潜入她家里偷走钱财,她依然像没事似的,告诉民警并没有丢失什么贵重的东西,也没有丢钱,可以不追究。后来周童因其它事被判刑,她为周童取保候审,并请她吃了麦当劳。吃饭时,周童并没有感激她的意思,对她说:“看似你拯救了我,说不定是我成全了你。”她依然没有辩解。在影片快结束时,银幕上显示“三年后”,接下来的画面是妈妈推着女儿,周童抱着婴儿,到了母女家。周童把家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并将两位老人安顿好。第二天早早起床做好早餐离开,留下了厚厚的一沓钱和一张便条。女儿用她的实际行动成功地救赎了周童,完美演绎了为人师表的角色。



        影片开始妈妈就在帮助女儿回忆爸爸生前的片断,嘱咐她时间、地点丝毫不能差。女儿发现病情后加紧时间整理,终于在她病重之前将爸爸的考古日记交给了出版社。爸爸的日记对考古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书很畅销,后来又加印了。



       可能我还没有老到那个阶段,对影片中的很多场景无法感同身受,也可能是我学会了控制情绪,在观影中,虽然眼泪一直挂在脸上,但并没有哭出声音。不过,我觉得这部影片的感人至深程度不亚于《世上只有妈妈好》。



       我们每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症、老年退行性病变等就在我们身边,遇到这样的老人时,我们不妨停下来,给他们一些空间、一些理解和关爱,如同当年妈妈对待襁褓里的我们那样。



       这部影片意义深远,不仅教会我们怎么去对待父母,还教会我们怎样对待渐渐老去的自己。
返回电影评论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
  • 上一篇:《隐入尘烟》观后感(至今最有见地的评论)
  • 下一篇:《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影评
  • 继续阅读